【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作者:未知 文章ID:10577 浏览:
【原文】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chǎng)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问题】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予【求】古仁人之心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不可【具】状
(4)公退之暇,【被】鹤氅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烟云竹树【而】已
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①处江湖【之】远 ②竹工破【之】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子声丁丁【然】
2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5、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3分)
【参考答案】
22、探求 朝廷 全部说出 通“披”
23、A
24、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一道呢? 焚香默坐在竹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
25、应结合范仲淹的刻苦自立、忧国忧民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