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茹《特殊的考试》
作者:吕艳茹 文章ID:10715 浏览:
【原文】
吕艳茹《特殊的考试》
她是穷人的女儿,父母举债供她读完大学,就在她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积劳成疾的父亲查出患了肺癌。子欲养而亲不待,女孩儿欲哭无泪:工作尚无着落,家里一贫如洗,即便是卖血,也凑不够住院费。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她只能将父亲安顿在家里,叮嘱母亲悉心照料,然后一家家医院去应聘。
遥遥无期的等待让她耗尽了最后的自尊,当她走进那家蜚声医界的私家医院,再一次面对审视的目光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哭着诉说了自己的困境,恳请能马上工作,拯救危在旦夕的父亲。
女孩儿的孝心感动了院方,医院破例未经考试便留下了她,说是试用一个月。
女孩儿拼命地工作,只要能顺利通过试用,四千元的月薪不仅维系着父亲生的希望,也是她美好未来的开端。
她的勤恳努力终于赢得了信任,半个月后,护士长便分派她做高级病房的责任护士,独立承担一位肝病患者的治疗护理。
遵从医嘱去给病人治疗时,女孩儿惊呆了:医生曾经给父亲开出的,就是这样一张相同的处方:一种进口的化疗药物,三百多元一支,每日一次静脉注射三支。
女孩儿镇静地忙碌着,谁也看不出她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那种粉末状的药物溶入生理盐水后仍然是无色透明的,一瓶澄净的液体,谁也看不出配药前后的区别!而治疗室里,只有她一个人。
三只药紧紧地攥在女孩儿手里,她觉得那就是父亲的生命。只要她每天下班后回家为父亲化疗,她那慈爱的父亲,就有活下去的希望。而这一切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女孩儿迅速地藏起了那三支药,将生理盐水放入治疗盘,面色平静地将它端进了病房。
“爸,护士给你换药来了。”陪护病人的是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儿,一声轻唤,让她的心一颤:躺在床上的,也是命悬一线的父亲。
“这种药有特效,用了它咱就好了。”温柔的声音在安慰着父亲。端着治疗盘的手微微地颤抖了,她就用颤抖的手,将输液管从滴空的药瓶内拔出来,插到了那瓶盐水里。只耽误一个疗程,她硬着心肠想,只要他们发现没有效果,马上会换另一种药物,反正病人有的是钱。
可是一回到治疗室,女孩儿就瘫坐在了椅子上。她想象着接下来的场面:推开门,若无其事地走进值班室打开换衣柜,将那三支药放进自己的手包里……突然就打了个寒噤,像是刚刚挣脱了一个可怕的梦魇,她清醒了,清醒地意识到:那段路每走一步,都将践踏自己清白的良心。
只是几分钟,却仿佛挣扎了一个世纪。女孩儿鼓足了勇气叫来了护士长,嗫嚅着承认:“12床正在滴注的盐水里,我,我没有配药……”
护士长绽开了一个欣喜的笑靥:“真的吗?你连这个经验也有呀!我正想提醒你呢,化疗之前,如果患者正在输液,必须用盐水冲净滴管中的残留药物。”【没容女孩儿再说什么,护士长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棒】!”
女孩儿的试用期就在那一天提前结束了,院方同她签订聘用合同的同时,还预支了半年的工资让她给父亲治病。女孩儿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向着决定她命运成全她孝心的人们深深地鞠躬致谢。
后来女孩儿才知道,那其实是一场特殊的考试。所有的一切都被护士长尽收眼底,只要那三支药放进手包里,等着她的,必将是被炒的命运。
慎独,那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时刻,监督着我们一举一动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良心。
【问题】
12.立足文章整体,你认为本文题目中的“特殊”二字包容了哪些意思?(3分)
13.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你能就文章的具体内容概括地或举例说说吗?(3分)
(1)
(2)
14.你认为文中刻画的这位女孩儿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15.你读文中的划线句发现了什么?(2分)
16.你认为本文的主题应该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2.对女孩儿的考试不是一般的业务技术方面的,而是对一个人人格的考验;考验女孩儿在诱惑面前是否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失本心;从关爱角度出发,是一次成全女孩儿孝心的考试。
13.(1)细腻的心理刻画,如手攥三支药时的紧张;替患者换药时的心灵震颤。(2)典型的细节描写,“三支药紧紧攥在女孩儿手里”;“端着治疗盘的手微微颤抖了”。
14.善良而有孝心,追求清白而又自尊,能战胜诱惑不失本心。
15.护士长善解人意,懂得维护对方的尊严,对弱者充满了关爱。
16.围绕“孝心”极力表现道德人生的真实与美好,引发人们对“慎独”这种每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素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