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据最近的各方媒体披露,北京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竟然“成功”

发布时间:2013年6月30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1127  浏览:

【原文】
    ①据最近的各方媒体披露,北京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竟然“成功”地改编了《西游记),且已交付某大出版社正式出版;而深圳一个父母均为打工者的儿童,竟把自己由两岁到六岁的“经历”以日记体写就一篇长篇巨著;南京一个儿童即将出版的著作也长达百万字;而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的某个女孩就更是了得,她小学还没毕业,就已经出版了一部专门研究美洲玛雅文化的专著……文坛如此童星闪烁,俨然已呈现出“小鬼当家”的格局。
    ②忘了是谁的名言,说是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是一首好诗。然而在中国神奇的土地上,却历来不乏此类“出笼”,由此而成就的“神童”更是多如牛毛。诸如四岁能诗,五岁善棋,六七岁能与财主奸商斗智,八九岁可与文人雅士掰腕等等,传说虽然玄乎,但却又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就是这些神乎其神的“神童”,最终大多难逃“泯然众人”的结局。其实,许多有成就的伟人,其童年反而显得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由华罗庚到陈景润,他们小时候都不是什么“神童”。爱迪生甚至被视为大脑迟钝的低能儿,仅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被请出校门。一个人一辈子有没有作为,有多大的作为,还真与其童年的神与不神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惟一关系重大的是其后天的努力如何,后天发愤怎样。
    ③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天分和聪明.既不能抹煞天资聪明的孩子的存在,更应该对其采取科学的态度。试想,方仲永的父亲若能正确对待“五岁能诗”的儿子,为其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四处炫耀,以名换钱,方仲永或许会成为一个栋梁之才,起码不至于落个“泯然众人”的结局。当然,“揠苗助长”的愚蠢之举也同样是我们扼杀天才的最常见手法。一个孩子刚刚显露出一点写作天才,众多出版社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大肆炒作。其实谁都清楚,写作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行当,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竞根据自身的经历写小说,一个十来岁的小学生竟然出版远古文化专著,如此学术根底搞出的所谓作品,究竟能有多大的价值?
    ④青少年尤其是懵懵的童年阶段,正是其打基础、长知识的关口。若此时不但不很好地帮助其吸收知识的营养,而是千方百计令其释放体内本就不多的能量,那瓜不熟蒂便落的悲惨结局就在所难免了。(作者:周士君)

【问题】
    2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
    23.本文在举例论证中,既举了方仲永之例,又举了牛顿、爱因斯坦、华罗庚、陈景润等事例,这种论证方法又称,都是为了证明【    】。
    24.①第③段中划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②第④段中“瓜不熟蒂便落”比喻的是【    】。

【参考答案】
    22.实实在在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吸收知识的营养。(大意如此即可)
    23.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人有无作为与其童年的神与不神没有太大关系,-人的有作为主要是后天的努力。
    24.承上启下    没有取得多大成就就成为普通人(或没有取得多大成就就“泯然众人”)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其“可耕”面积大约是陆地的15倍
  • 下一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推荐文章】

  • 赠卖松人

    【原文】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

  • 灵隐寺

    【原文】 灵隐寺①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②,龙宫③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④...

  • 致黄浦江

    【原文】 致黄浦江 公刘 在小学的地理课本上, 我就认识了你,黄浦江! 那时候,海盗...

  • 雁门太守行

    【原文】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

  • 镜喻

    【原文】 镜喻 [清]钱大昕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仕其为明也?目能见...

  • 舟行

    【原文】 舟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

  • 【最新文章】

  •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仁基少骁武,便弓
  • 赠卖松人
  • ①这场震惊中外的里氏8.0级地震,震源在四川
  •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
  • 一支队伍路过乔家屯
  • 材料一:汽车工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动力系统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
  • 5.小强阅读了以下的一段文字后,试图完成下
  • 6.小和是春华中学的小记者,他阅读报刊后对
  • 春行即兴
  • “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乡土中国礼尚
  • 灵隐寺
  •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