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作者:卡索夫 文章ID:11206 浏览:
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常比做养料、良药、阶梯、翅膀、阳光、朋友、伴侣、导师等,这些比喻都不过分。社会发展中,书不能缺少,否则将不可想像。关于书的锦言,读不完,用不竭。这是事物的一方面,也是重要方面。
然而它的另一方面,却不该忽视,那就是2300年前,孟子提出的重要命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引文中的“书”,原指《尚书》,即《书经》。这位老先生读《尚书·武成》篇时,对武王伐纣“牧野之战”中“血流漂杵”(鲜血将捣米的大槌漂起来)一语产生怀疑。孟子虽崇信《尚书》,但却认为上述记载不是事实,不可“尽信”(全信),故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说。后来,人们将该命题的“书”外延成普通的书。
中外书籍的历史反复证明这个命题不仅正确,而且带有哲理性,不断指导人们的实践。
二十四史记录许多久经考验的史实。从中看到相应朝代的历史面貌,在中外史书中享有盛誉,一直以“信史”相称。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并非每句话、每件事情都可以大胆相信。浮夸冗滥,阿谀奉承者有之;枉屈失实,荒诞不经者有之;琐细无聊,虚美滥誉者有之;私情恩怨,任意予夺者有之……如班固《汉书》,在二十四史中可谓上乘。然而当代史家陈直指出2000余条需要“新证”,包括失实、错误。一代文宗欧阳修等撰写的《新唐书》是“文直事核”的“良史”。但该书完成后。年轻史家吴缜便指出“讹文谬事,历历具存”,多达460条。当代人记载当代中事情,要受到种种局限。历代封建统治者,总要掩盖自身的阴暗丑陋,而夸耀文治武功。基于此,《哀册》、《祭文》、《墓志铭》、《神道碑》,乃至《实录》等,虽记录些可信材料,但普遍带有粉饰之偏。读者对这些当代人记录的材料,应格外注意。
伯乐儿子拿着《相马经》到处寻找千里马,一无所得。赵括熟背兵书,死搬教条,结果数十万赵军被坑杀。中国革命一度恪守本本,损失颇大,牺牲特多。这些“尽信书”的读者,目光短汽,充满偏见,频频误事败事。从这个角度言,无书,固然没有书本知识,但在实践中可逐渐获得知识。“尽信书”者比他们更难接受真理。
读书,特别是治学,应吸取“尽信书”的教训。为此,可能触犯权威、神明、传统、习惯……但需要有志气、勇气和骨气。如此。才能解放思想,大踏步前进。
仅读一本书,接近无知;只读一家书,过于单调;尽读一派书,存在危险。这种做法,只能知道一种声音、一类调子。以此判断事物,仍摆脱不掉固有的窠臼,易于使思维教条、片面乃至僵化。为此应该读诸家书、各派书,甚至包括佚文、野史、笔记等。进而对比、鉴别,以便弃劣选优,克服“尽信书”的毛病。
考辨是治学的根本方法之一。书里常常是瑕瑜互杂-。一对错难分。不善于考辨.不足以辨真伪、识对错。通过考辨,可以决定信与不信,信多少,弃多少。
只要本本主义存在;迷信书的意识不灭,孟子的上述命题就不可能失掉生命力。在今天,仍然具有它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