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儿时的恶作剧

发布时间:2013年8月27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30日
作者:胡适  文章ID:11513  浏览:

【原文】
    儿时的恶作剧
    胡适
    我十三岁的正月里,我到大姊家去拜年,住了几天,到十五日早晨,才和外甥砚香同回我家去看灯。他家的一个长工挑着新年糕饼等物事,跟着我们走。
    半路上到了中屯外婆家,我们进去歇脚,吃了点心,又继续前进。中屯村口有个三门亭,供着几个神像。我们走进亭子,我指着神像对砚香说,“这里没有人看见,我们来把这几个烂泥菩萨拆下来抛到毛厕里去,好吗?”
    这样突然主张毁坏神像,把我的外甥吓住了。他虽然听我说过无鬼无神的话,却不曾想到我会在这路亭里提议实行捣毁神像。他的长工忙劝阻我道:“摩舅,。萨是不好得罪的。”我听了这话,更不高兴,偏要拾石子去掷神像。恰好村子里有人下来了,砚香和那长工就把我劝走了。
    到了家中,母亲煮面给我们吃,我刚吃了几筷子,听见门外锣鼓响,便放下面,跑出去看舞狮子了。这一天来看灯的客多,家中人都忙着照料客人,谁也不来管我吃了多少面。我陪着客人出去玩,也就忘了肚子饿了。
    晚上陪客人吃饭,我也喝了一两杯烧酒。酒到了饿肚子里,有点作怪。晚饭后,我跑出大门外,被风一吹,我有点醉了,便喊道:“月亮,月亮,下来看灯!”别人家的孩子也跟着喊,“月亮,月亮,下来看灯!”
    门外的喊声被屋里人听见了,我母亲叫人来唤我回去。我怕她责怪,就跑出去了。来人追上去,我跑的更快。有人对我母亲说,我今晚上喝了烧酒,怕是醉了。我母亲自己出来唤我,这时候我已被人追回来了。但跑多了,我真有点醉了,就和他们抵抗,不肯回家。母亲抱住我,我仍喊着要月亮下来看灯。许多人围拢来看,我仗着人多,嘴里仍旧乱喊。母亲把我拖进房里,一群人拥进房来看。
    这时候,那位跟我们来的章家长工走到我母亲身边,低低的说:“外婆(他跟着我的外甥称呼),摩舅今夜怕不是吃醉了罢?今天我们从中屯出来,路过三门亭,摩舅要把那几个菩萨拖下来丢到毛厕里去。他今夜嘴里乱说话,怕是得罪了神道,神道怪下来了。”
    这几句话,他低低的说,我靠在母亲怀里,全听见了。我心里正怕喝醉了酒,母亲要责罚我;现在我听了长工的话,忽然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想:“我胡闹,母亲要打我;菩萨胡闹,她不会责怪菩萨。”于是我就闹的更凶,说了许多疯话,好像真有鬼神附在我身上一样!
    我母亲着急了,叫砚香来问,砚香也说我日里的确得罪了神道。母亲就叫别人来抱住我,她自己去洗手焚香,向空中祷告三门亭的神道,说我年小无知,触犯了神道,但求神道宽宏大量,不计较小孩子的罪过,宽恕了我。我们将来一定亲到三门亭去烧香还愿。
    这时候,邻舍都来看我,挤满了一屋子的人,有些妇女还提着“火筒”(徽州人冬天用瓦装炭火,外面用菌丝作篮子,可以随身携带,名为火筒),房间里闷热的很。我热的脸都红了,真有点像醉人。
    忽然门外有人来报信,说,‘龙灯来了,龙灯来了!“男男女女都往外跑,都想赶到十字街口去等候看灯。一会儿,一屋子的人都散完了,只剩下我和母亲两个人。房里的闷热也消除了,我也疲倦了,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母亲许的愿好像是灵应了。第二天,她教训了我一场,说我不应该瞎说。更不应该在神道面前瞎说,“但她不曾责罚我,我心里高兴,万想不到我的责罚却在一个月之后。
    过了一个月,母亲同我上中屯外婆家去。她拿出钱来,在外婆家办了猪头供献,备了香烛纸钱,她请我母舅领我到三门亭里去谢神还愿。我母舅是个虔诚的人,他恭恭敬敬的摆好供献,点起香烛,陪着我跪拜谢神。我忍住笑,?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心里只怪我自己当日扯谎时不曾想到这样比挨打还更难为情的责罚!
    直到我二十七岁回家时,我才敢对母亲说那一年元宵节附在我身上胡闹的不是三门亭的神道,只是我自己。母亲也笑了。

【问题】
    19、选文中“儿时的恶作剧”具体指什么事情?(3分)
    答:
    20、“万想不到我的责罚却在一个月之后”,一个月后,“我”受到了怎样的责罚?(2分)
    21、从选文内容看,儿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22、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23、细读选文最后一段,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简要解答。(4分)
    问题:
    解答:

【参考答案】
    19、“我”因喝醉酒,害怕母亲责罚,故意胡闹,装作鬼神附身。
    20、“我”随母舅到三门亭里跪拜谢神还愿。
    21、他是一个不迷信鬼神,顽皮、机智的孩子。
    22、平时质朴,自然流畅,有真情实感。新课标第一网
    23、示例一:“我”为什么直到27岁时才敢对母亲说出实情?
    因为我对母亲怀有敬畏之心。
    示例二:怎样理解文章结尾“母亲也笑了”的含意?
    母亲的笑表明母亲对我当年顽皮淘气行为的理解,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慈爱。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植物的抗旱本领
  • 下一篇:(5)孔子说过的“【 】,【 】。”精辟地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密
  • 【推荐文章】

  • 知乐者常足

    【原文】 知乐者常足 (1)知乐者常足与知足者常乐,虽然只是两个字互换,内涵却大相...

  • 江畔独步寻花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

  • 采桑子

    【原文】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 日前,淮安市委提出了“学在淮安”的号召,全

    【原文】 日前,淮安市委提出了学在淮安的号召,全市中小学积极响应。根据学在淮安的...

  • 古人服装中的口袋

    【原文】 古人服装中的口袋 朱筱新 ①古人的服装与今人的服装差异很大。其中,在古人...

  • 咏柳

    【原文】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 【最新文章】

  • 儿时的恶作剧
  • ③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表达
  • 知乐者常足
  • 细菌生产新能源
  • 奋斗,是生活给予的最高报酬
  • 三峡猿啼之谜
  •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 ⑸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
  • 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
  • 2.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
  • 江畔独步寻花
  • 2.下边一副对联,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
  •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
  •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