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来自地下的情报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8日  更新时间:2024年7月15日
作者:陶世龙  文章ID:12094  浏览:

    1800多年以前,在东汉的京城洛阳,有位著名的学者张衡,一天,他告诉大家:京城西边有的地方发生了地震。可是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谁也不肯相信。过了几天,送信的使者骑着快马带来了消息,果然那天在甘肃西部发生了地震。
    是谁那样迅速地向张衡报告了地震的消息呢?不是别人,正是地震自己。
    原来在发生地震的时候,从地震的发源地向四面传出了一阵阵波动,这种波动叫做地震波,地震波到了哪里,哪里就有震动。地震波跑的速度很快,有一种跑得特别快的叫做纵波,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达到每秒五六千米;另一种跑得较慢的,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也有每秒二三千米。要知道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最快也不过每秒1/4千米左右,就可以想到地震波传播得是多么快了。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它是在什么物质中进行传播有关,物质的弹性愈强,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也愈快。当地震波传到地面时,还能激发地壳表面产生一种只能沿地壳表面传播的波动,叫做表面波,地震时造成地面各种破坏的多是由于这种波动。
    表面波的速度也不慢,每秒有3000多米。
    因此,一处发生了地震,在它周围的地区很快就会感到:愈是靠近地震发源地的地方,感到的震动愈强,愈远愈弱;地震的程度愈剧烈,所能影响的范围也愈大。
    单凭人的感官来察觉地震波的传播是很不够的,当震动变得很微弱以后,人就不能发现了,这时用仪器才能测出。张衡在公元132年发明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因此他能在一般人不能察觉的情况下得知什么方向发生了地震。
    近代的地震仪不仅能实知震动的存在和来自何方,还能查出震动的强烈程度以及传播速度的变化。
    有了这些资料,我们就能准确地找出地震发源地的所在。
    地震的发源地通常是地壳发生断裂、塌陷或是有火山喷发的地方。
    人为的原因也可以引起大地的震动,火车过时,附近尚感到震动,核武器爆炸当然更要引起震动了。因此,研究地震波传播的规律对国防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波的研究还广泛应用于找矿以及其他需要了解地下情况的地方,因为地震波像光波一样在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我们用爆炸人工制造地震,使地震波向地下传播,这时地震波就会有因地下岩石或矿体性质的不同而发生折射或反射的,遇到地下有裂缝、空洞等时也会改变前进的方向。我们将折射和反射上来的地震波用仪器接收下来,研究它在地下旅程中速度的变化和在多深的地方发生了折射和反射,就可以查明地下许多情况,帮助我们找到矿藏和提供其他方面所需要的资料。
    地震波像探照灯一样,给我们照亮了地下的世界,使我们得到了来自地下的许多重要的情报。
    (摘自《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走远了再关门
  • 下一篇:谈读书
  • 【推荐文章】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原文】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它...

  • md5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个图片文件

    plane.jpg CRC-32:7fd01bda MD5 Hash:253dd04e87492e4fc3471de5e776bc3d SHA1 Hash...

  • 王禹偁《村行》译文、赏析

    【原文】 村行 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①长。 万壑有声含晚...

  • 妈妈的长发

    我爱美的妈妈, 有一头多么漂亮的长发! 她经常对着镜子梳啊梳, 呵呵,像个自恋的傻...

  • 清明节可以成为“我们的节日”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此消息一出,有...

  • 苏轼《西江月》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西江月①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

  • 【最新文章】

  • 如何写好作文之想象篇
  • 如何写好日记之人物影像及时摄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 如何教孩子诚实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中国软件大王与他的山村母亲
  • 李小云《风景》赏析
  • 电动车涨刹随动刹的刹车原理
  • 手机对孩子危害有多大?十年后的结果令人震惊
  • 西篱《怀念花溪》原文、赏析
  • md5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个图片文件
  • 王禹偁《村行》译文、赏析
  • 幼儿园数字描红学写数字A4打印-0
  • 蟋蟀鸣时易感秋
  • 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