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A)在平交路口,谁遇到红灯谁避让,这是交通规则。都说在法律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0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2791  浏览:

【原文】
    (A)在平交路口,谁遇到红灯谁避让,这是交通规则。都说在法律与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规则人人必须遵守,但却常有事实上的特权,事实上的一部分人无须遵守。1608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突发奇想,提出亲自进行司法审判,过把审案瘾,却当即受到英国法官们的反对。当时的大法官柯克认为,国王非专业人员,不能很好地把握法律,因此不适合进行司法审判。他说:“国王在万人之上,但是在上帝与法律之下。”按照他们的理念,即使贵为国王也只能在法律之下,也不能干扰司法。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B)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参政议政的。这样做只会使他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更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

【问题】
    13.指出划横线的(A)、(B)两句中“这”、“这样”两个词的指代内容。
    (A)句中“这”指代。(2分)
    (B)句中“这样”指代。(2分)
    14.引用“国王在万人之上,但是在上帝与法律之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15.文段中贯穿两个段落的论证方法是:【    】。(2分)
    证明的观点是:【    】。(2分)

【参考答案】
    13.“这”指代的是:在平交路口,谁遇到红灯谁避让。“这样”指代: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到红灯谁让道。(4分)
    14.引用名言,明确“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不分贵贱”的观点,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分)
    15.论证方法是:例证(2分)证明的观点是:法律与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规则人人必须遵守。(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四知
  • 下一篇:[导读]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受了伤,迷了路,一个人在接近北
  • 【推荐文章】

  • 炳烛①夜读

    【原文】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 儿童如诗

    儿童如诗 赵思运 ①我一直认为,儿童的本质是诗的,诗的本质是儿童的。儿童和诗都是神...

  • 秋词

    【原文】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 菩萨蛮

    【原文】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

  • 年的召唤

    【原文】 年的召唤 马国福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 母爱的颜色

    【原文】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

  • 【最新文章】

  • ⑤提到奉献精神,人们自然会想起“春蚕到死丝
  • 3.(2分)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续写几句话充
  •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
  • 5.(8分)九(1)班班主任将同学们三年来参与
  • 莫扎特的力量
  • 夏意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 (2)初中三年的阅读,一定让你结识了不少名
  • 7.四川汶川用爱心捐款重建的一所学校今天正
  • 夏意
  •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 计量雨滴
  • 谈"忍"
  • 田野上的白发
  •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