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手机给电子阅读带来什么
作者:陈洁 文章ID:13388 浏览:
如果说网络改变了世界,那么3G手机正在为这种改变推波助澜,它开启互联网的移动时代,这给现有管理体制、商业模式、版权法律制度带来巨大的冲击,对电子阅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影响之一,扩展电子阅读。3G手机可以下载图书、文章,还可以看报纸。如今,不少报纸有了手机版或彩信版,电信公司还通过免流量费等手段,效率惊人地培育着电子阅读用户。跟传统阅读方式相关联的一切行业,出版社、纸质媒体、物流和实体书店,都被这股电子阅读风冲击。如何实现出版的数字转型?数字渠道里的绝大部分文字提供商,短期内是赚不到钱的,这一点尽人皆知。不过,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配合并主动物色有足够规模的数字出版平台。
一个代表数字出版和电子阅读新趋势的朝阳产业正在崛起。从软件开发商、设备制造商,到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都在应势而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投入业务商用后一个月,访问用户便超过2000万,现在一个月的信息费收入超过1个亿,电子阅读的经济效益之大可见一斑。
影响之二,加快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这必然会激化数字版权之争。作者和出版社抵制电子出版和手机阅读的根本原因,就是数字版权问题。整个2011年,相关争议和讨论从未停止。年初的“3·15”,50位一线作家发表“中国作家讨百度书”,称“百度文库”网友任意上传和下载的内容侵害著作权,是“埋葬作家的墓地”,百度则称自己只是提供存储空间和分享平台,不存在侵权,由此演化成文化界的公共事件。11月,百度文库再次遭作家起诉。12月初,百度文库改版,将提供正版数字资源的文库书店分离成“百度阅读”。12月末,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赴百度公司进行“加强版权保护力度,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对百度公司在版权管理、版权保护技术、版权商业模式、版权研究方面的创新工作予以肯定,再次刺激了关于数字出版趋势和模式的讨论。
数字版权维护的困难来自两方面。首先是文字作品极易复制,侵权成本低,导致盗版传播非常普遍。其次,版权包括纸质出版权、数字网络传播权和各种转授权,而作品通过网络最终出现在3G手机上,往往经过多次转授,很多内容提供方不能提供从源头(作者本人)到终点(电子平台)的完整授权路径。对此,除了加强监管、司法和网民(手机用户)的版权观念外,至关重要的还是网络平台加强版权保护控制,做到“不授权,不传播”。
无论哪种形式的阅读都是美好的。3G手机正加快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但愿那是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方面都能获益的阅读时代。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