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
作者:未知 文章ID:13436 浏览:
【原文】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选自《清稗类抄》)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林纾,字琴南,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问题】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
⑶【负】以致师(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答: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参考答案】
23.⑴跟从(跟)
⑵装满(装)
⑶背(背着)(3分。每小题1分。)
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评分标准: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若”解释错误扣0.5分,没有写出反问语气扣0.5分。
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评分标准:3分。第一问2分,意对即可,如果用原文回答也可。第二问1分,答“尊敬老师”“富有童心”“有爱心”“聪明”等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