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未知 文章ID:14156 浏览: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问题】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故: 任: 曾: 过:
23.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3分)
答:
24、填空:
文中的划线句属于【 】论据。作者从个人【 】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 】的方略,最终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4分)
材料链接:
2008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注】邦:国家。
25、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3分)
答:
【参考答案】
22、故:所以任:责任、使命曾:通“增”,增加过:犯错误(4分)
23、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3分)
24、事实成才治国生于优患,死于安乐(4分)
25、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象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