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语文。三年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尽情地漫游语文世
作者:未知 文章ID:15057 浏览:
【原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三年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尽情地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课堂内外不可或缺的语文魅力;有人说,语文是海洋,是森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直生活在这个海洋与森林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语文活动任务。
【问题】
20.【活动任务一·信息提取】阅读文段,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展示你的语文能力。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取三条主要信息。(每条信息限45字以内)
世博中国馆内的活体超级水稻
在世博园的中国馆内,有一片展示中国农耕文明的水稻很少有人留意,甚至还以为那么漂亮的水稻是塑料做的。
其实,这封闭在透明房中的9平方米水稻是“活的”,正处在抽穗期,而且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看起来面积要大得多,呈现出稻浪滚滚之势。这里汇集了全国各个地方的超级水稻品种,展区就叫“希望的大地”。
水稻种在展馆里,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反季节、少光照、温度小,让水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目前还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正常生长一般每天至少需要5万Lax(光照单位),但展馆内这一数值公为200。而要水稻克服温、光、湿三个条件长期在馆内生长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置换,先在园区外进行模块化培养,抽穗后再移到馆内,同时采用独特的加温补光技术。所以,在馆内我们看到的水稻每8天就得换新的。
中国作为稻作古国、水稻科技强国,在中国馆里展示这片活体超级稻,面积虽不大,意义却不小,由此形成的一套独特的技术系统,为拓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的展示、科普功能创造了新的条件。
(摘自2010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第22期,有删改)
答:(1)
(2)
(3)
21.【活动任务二·解说图表】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或方式,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下面是某县教育局教研室对访县一所初中学校的三个班级135名学生进行的“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关系”抽样调查表,请你根据图表内容完成表后的问题。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
能掌握80%以上的(人)
|
能掌握50%—80%的(人)
|
能掌握50%以下的(人)
|
抽样调查人数(人)
|
类型一:只听老师分析讲解
|
11
|
26
|
8
|
45
|
类型二:自己看书做题
|
10
|
28
|
7
|
45
|
类型二: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
36
|
8
|
1
|
45
|
答:
(2)结合你的学习体会,试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答:
22.【活动任务三·阅读名著】经常阅读名著,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成语或典故就来自古典名著。下面所选内容就是现实生活中常用到的,与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相关联,请你在括号中写出相对应的小说人物。(3分)
(1)( )——“大意失荆州”;
(2)( )——“赔了夫人又折兵”;
(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3.【活动任务四·读文仿句】经常读文仿句,加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以提高你的语文素养。下面语段是从一位即将毕业的同学所写日记中摘取的,请你阅读后依照画线句子的格式再仿写一句话将语段补充完整。(3分)
初中三年,各门学科的学习,给了我们无穷的智慧与乐趣。语文课中的之乎者也,让我们感悟到了人生的丰富;美术课上的绿红青蓝,让我们描绘出世界的缤纷;【 】,【 】。
【参考答案】
20.①在世博园中国馆内,有一片被称为“希望的大地”的9平方米的活体超级水稻展区。(不超过规定字数,意思对且表意清楚即可给分)
②由于受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限制,水稻不能长期在馆内生长,所以展馆内的活体水稻8天一换。(不超过规定字数,意思对且表意清楚即可给分)
③中国是稻作古国、水稻科技强国,在世博中国馆里展示这片活体超级水稻有着重要意义。(不超过规定字数,意思对且表意清楚即可给分)
21.(1)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采取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意思对即可);
(2)由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实践,所以效率不高;虽有自主实践但缺乏指导,也容易走弯路。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学习效率才高。(根据其结论分析合理即可)
22.(1)关羽;(2)周瑜;(3)诸葛亮。、
23.示例一:英语课内的ABCD,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的魅力。示例二:地理课里的经线纬线,让我们知道了天地的广阔。(文脉保持一致1分,内容符合题意1分,语意连贯通顺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