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感伤是一种情怀

发布时间:2014年5月24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5332  浏览:

【原文】
    感伤是一种情怀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住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贫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身躯干枯的弃妇的抽泣。我曾阅读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忧,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早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已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
    (文章有删改)

【问题】
    1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
    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才伟大。
    C.作者自己面对秋天的感伤是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情感基础。
    D.《江雪》中表现的感伤情怀进一步触动感伤秋天的作者,产生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11.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的感伤。
    B.杜甫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他的感伤还传染了别人。
    C.杞人的“忧”有品位,有档次,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
    D.没有杞人的“忧”,社会就不会和谐,大同之道就不能实现。
    12.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诗词、绘画、小说等作品中描写的感伤,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论述“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这一观点。
    B.论述“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这一观点。
    C.论述作者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是为了感染读者,使他们心酸、悯怅,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D.论述作者展示许多人内心的写照,以此来探讨人生的感伤。
    13.为什么说“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下列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B.有对人生深邃的思考。
    C.是一种大悲悯大苦闷。D.是一种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

【参考答案】
    10.A
    11.D
    12.C
    13.A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挑山女人
  • 下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推荐文章】

  • 赠刘景文

    【原文】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

  • 蝶恋花·出塞

    【原文】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

  •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原文】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

  • 春望

    【原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随风吹笛

    【原文】 随风吹笛 林清玄 ⑴远远的吹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细听,像...

  • 妈妈在山冈上

    【原文】 妈妈在山冈上 陈建功 ①我十岁的时候,妈妈开始督促我写日记。我十二岁的时...

  • 【最新文章】

  • ②借鉴与交流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王安石《桂枝
  • 3.班级开展名著《水浒传》阅读活动,同学们
  •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
  • 舞蹈的建筑
  •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
  • 《故乡》节选
  • 安静的阅读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赵威后问使者曰
  • 西溪
  • 长相思
  • 走过70余年岁月的孔庙,园内绿意森森,传统建
  • 小说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总是以他(她)鲜明
  • 材料一: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
  • (2)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
  • (3)春、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