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诫兄子严、敦书

发布时间:2014年7月20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0日
作者:马援  文章ID:16601  浏览:

【原文】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③,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④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②正法:正当的法制。③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
    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④谨敕:谨慎。

【问题】
    6.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书诫之曰    书:写信。
    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汝曹:你们。
    C.清浊无所失    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
    D.郡将下车辄切齿    下车:刚到某地。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轻通侠客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所以复言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陷为天下轻薄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欢议论别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
    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
    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终被天下人轻视。
    D.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诫兄子严、敦书》)(3分)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3分)

【参考答案】
    6.D
    7.B
    8.C
    9.(6分)
    ①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
    (未翻译出关键词“是非”、“大恶”1个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
    ②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未翻译出关键词“牺牲”、“加”、“信”一个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扣满为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阅读所提供材料,结合你对辛弃疾的了解,参照示例,为辛弃疾写
  • 下一篇:武陵春
  • 【推荐文章】

  • 美丽的背后

    【原文】 美丽的背后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

  • 忆钱塘江

    【原文】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

  • 江声浩荡

    【原文】 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原文】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

  • 溪居即事

    【原文】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 4.从下列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

    【问题】 4.从下列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描写父亲...

  • 【最新文章】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 (6)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请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 市政建设部门要在老城区的一条古街上修建一家
  • 《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七回写【
  •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
  • 美丽的背后
  • 同情的眼神
  • 海南岛的气候
  • ⑵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 22.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
  • 23.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 五月怀屈原
  • “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