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20.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1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7286  浏览:

【问题】
    20.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15分)
 

鲁迅
鲁迅

    要求:
    一、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二、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三、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四、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示例:我将您的画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懦弱的灵魂,年轻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当我遭受同学的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广阔的海洋融化了我心中的寒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向前。(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今年恰逢鲁迅去世70周年。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西方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每个国家都有这几个人,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歌德,美国的惠特曼等等。”虽然鲁迅去世距今已经70年了,但是对我们而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鲁迅永远是我们的“民族魂”。他的思想与精神,应该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们民族不竭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坐标。基于此,重视鲁迅的价值;以文化的自觉,引领学生走近鲁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们心上”(钱理群语),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责任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江西高考考查“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让学生们学着走进鲁迅这一文化名人,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对鲁迅作品(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三《祝福》,必修四《拿来主义》,《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精读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的研读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普遍的反映是鲁迅作品不容易读懂,原因是鲁迅先生的作品距离今天的时代较远,学生对鲁迅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缺乏感性知识,从而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要扭转这种现状,让学生能够感受鲁迅,走近鲁迅、理解鲁迅、热爱鲁迅,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以境生情,才能情真意切,“大情大爱”的鲁迅形象才能立体丰满地矗立在学生的心目中。今年高考小作文的考查形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尝试与导引。
    大家可以参考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19课《一面》。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节选自《一面》阿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晚秋
  • 下一篇: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
  • 【推荐文章】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原文】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李白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

  • 读书的用处

    【原文】 读书的用处 吴锡平 ①身处商业社会,任何事物和行为的存在和发展可能都离不...

  •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原文】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

  • 野步

    【原文】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

  •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原文】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幅很简单的画面拨动了我的心弦。...

  •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

    【问题】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

  • 【最新文章】

  • 巴山为何夜雨
  • ①历史主有许多科学家坚持不懈,探求真理,潜
  • 甲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浩如烟海。但是书虽
  •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 《心声》(节选)
  • ⑤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 ⑥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
  • (1)保尔·柯察金是长篇小说《【 】》中
  • (2)试卷开头标注的歌曲名称是“一个师傅仨
  • 围绕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文学作品,你班开展了
  • ①19世纪初,一个王子在幼年时被绑架,囚禁在
  • 【甲】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
  • 独腿人生
  • (1)鲁迅《朝花夕拾》中,刻画了很多人和物
  • 到海底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