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
作者:未知 文章ID:18057 浏览:
【原文】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问题和答案】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3)市令曰:“三月顷。”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答案:(4分)(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
细解: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及“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其中既有实词,更有词类活用、虚词、固定结构等古代汉语语言现象。可见,这道题目也不一定都是考查实词现象。“劝”,勉励,在《劝学》中有此用法。其为多义词,注意与“规劝”的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规”,即要求对方改正某些行为以符合要求。这里显然没有此意。“乐”,本为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所以,活用为意动,即“以……为乐”。首先要判断其活用,再判断是什么词活用为什么词,最后再看看动作的发出者是谁,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当然,如果把“乐”看作表示心理动作的动词,也同样是意动,对得出正确答案没有妨碍。“所从”,是“所字结构”。“从”,根据“令初下”,可知是“听从”,而不是“跟从”什么的;“所”,助词,与“从”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个名词性结构,在这里做“不知”的宾语,相当于“听从什么”,“所”本身词义很虚。
最难的是“顷”,书本上只学习过表示短暂时间的用法,如顷刻、少顷、有顷、顷之等。这里附着在“几何”、“三月”的后面,按理说学生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有限古汉语知识推断出来。“几何”是数词,一般做定语,那么,中心词“顷”推测起来应为“时间”,也就是说由“短暂时间”泛指“时间”,“几何顷”应为“有多久”。这样,“三月顷”,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顷”应该还是泛指“时间”。(我以为这样解答也应该是有道理的)
但是按照答案的理解,解“顷”为“左右(指时间)”,问题就复杂了。即是把它看作表约数的一个虚词了。约数是表示与实数数目相差不远的大概数目的,古汉语中常见的约数表示方式有以下几种:1、用十百千万等成数来表示约数。2、用两个邻近的数表约数,这也是现代汉语约数的基本形式之一。3、基数词后加“许”“所”“余”等表约数。如:未至匈奴陈二里所,止。(《史记·李将军列传》)“二里所”即“二里左右”》4、在基数词前面加“且”“将”“约”“几”“盖”“可”等表约数,这种约数往往是表示比实际数略少的近似数。看起来,这里属于第三种情况,在基数后加约数词。但是,“顷”做约数词确实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提问的时候,是需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如果太过超越学生的现有能力,不知如何建构?难道让学生根据“许”“所”“余”等的用法来推断吗?那也太不靠谱了。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
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答案:(2分)B
细解:古今异义现象属于实词用法,故本考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以为”,今天还做“认为”用,所以不存在古今异义。“禁止”,从整个句子构词的情况来看,“禁”为名词(前有“政缓”),禁止做的事情,“止”,停止不做,这与今天表示“不准、不许”意思的“禁止”区别很大。“几何”,在文中是数词,“多少(时间)”的意思,今日为数学概念。“请教”,这里同样是两个单音节词语的组合。“请”,表谦敬副词,“请允许我”的意思;“教”,“让,使”的意思。今日为“请求人指导”,意思相差很大。辨析古今异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意古代汉语单音节词语为主这一现象。
对古今异义的考查,久违了,上一次考查还在2007年秋季高考。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现象,一般间隔几年总会考查一次的。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答案:(5分)(1)虞丘相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来代替自己。(3分,进、以、“于楚庄王”倒装各1分。)
(2)楚庄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们的车子。(2分,居、句意各1分)
细解:考点: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早前用语是“翻译”,“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重点是“转换”。而从命题与解答的实际来看,确实是“解释”,即对古代或特殊或重要的语言现象用现代汉语做准确的解释,所以,是按“点”(古代或特殊或重要的语言现象)给分的。第一句中重要的是“进”、“以”、“‘于楚庄王’”,第二句中重要的是“居”。其实,两句中还有“自代”、“自高其车”等特殊语言现象。根据语境,“之”代指“孙叔敖”,后又有“以自代也”,所以,“进”,应是“进荐”的意思。“于楚庄王”,为介词结构后置做补语,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作状语。“居”后是“半岁”,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概念。“居”用在“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如“具有顷”等,所以,“居半岁”可以解释成“过了半年”。
此外,还考查了“以”的连词用法。本张试卷没有单独为虚词设题,但是,还是通过其它形式考到了“所”、“以”、“于”、“之”、“其”(第24题)等常见虚词。
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 】的性格特征。(2分)
答案:(2分)自信
细解: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通过对人物对待得失的态度概括性格特征。从表面上看,有两个“知”字,似乎应该是“自知”。但是,两个“知”的对象有差异,第一个“知”是“知”自己的能力,第二个“知”是“知”自己有无过错。所以,回答“自知”有些肤浅,应该是“自信”,即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没有做错。
只有两个空格,所以,必须概括为某一形容词。
21.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3分)
答案:(3分)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细解: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联系文本”,说明虽是“简析”,也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做些归纳、概括,而不是概念来概念去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方法与语体文是一样的。首先也是划分层次,从全文来看,主要通过两个故事来介绍孙叔敖的施政策略。一件事情是讲其如何使民“安其处”的,即安民的策略。第二个故事,是讲其如何“不教而民从其化”的,即化民的策略。总的来说,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是:安民,化民。如果能读懂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
从答题的要求上来看,既要有对具体策略的提炼,又要有结合文本的具体分析。相较而言,归纳提炼为“安民”、“化民”两个具体策略更难一些。首先,要能理解,所谓的“施政”,指的就是对待“民”的态度,是如何“施教导民”的;其次,围绕着“民”,从两个故事里选择两个最恰当的动词来概括不同的策略来(这时,文中议论性的语句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筛选和概括)。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归纳、概括,通常都有两步:先是求同,寻找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展示其如何“施教导民”的;其次是求异,再看在此基础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保证较好地归纳、概括了。可见,有较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