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6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0日
作者:陈与义①  文章ID:18307  浏览:

【原文】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问题和参考答案】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
  • 下一篇:洗澡
  • 【推荐文章】

  • 虞美人·听雨

    【原文】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 从香菱学诗谈起

    【原文】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 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原文】 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张贺 ①一位经常飞来飞去的网络公司老总去过许多欧美国家...

  • 野菊花

    【原文】 野菊花 陈创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

  • 野菊

    【原文】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

  • 大地的语言

    【原文】 大地的语言 阿来 还在车上,热情的主人已经开始提供讯息,我知道了将要去的...

  • 【最新文章】

  • 催科①
  •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
  • 自私的代价
  • 善待挫折
  • (2)《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一生的光阴而创
  •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
  • 虞美人·听雨
  • 6.根据以下这则新闻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
  • 某校二班,在省政府“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
  • 结巴
  •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①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
  • 水乡的桥
  • 汤姆向那个浪漫的流浪儿招呼道:“你好啊,哈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赵威后问使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