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画家黄永厚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1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8398  浏览:

【原文】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问题】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6分)
    17.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参考答案】
    15.B
    16.(6分)①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②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③涉猎广泛的阅读,④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⑤独特的生活态度。
    17.(6分)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
    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
    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说“异”
  • 下一篇: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
  • 【推荐文章】

  • 【原文】 玉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

  • 山居秋暝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

  • 夜归

    【原文】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

  • 为别人鼓掌

    【原文】 为别人鼓掌 【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

  • 花的世界

    【原文】 花的世界 席慕蓉 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

  • 【最新文章】

  • 墙角,那个吮手指的男生
  • “自知之明”另说
  • 惠子相梁
  • ⑧诗人多有高境界,他们总是登高望远,意境高
  • 山居秋暝
  • (1)《钢铁是怎样炼成》是世界名著,你能够
  • 《①》,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
  • 日前,有关“食物浪费”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某校
  • 醉翁亭记
  • 读书的快与慢
  • 感谢贫穷
  • 4.以“回眸初中生活”为话题,使用下面词语写
  • 公益是展示悲苦的代名词么(有删改)
  • 吴孟超:以心灵温暖心灵(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