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植物会说话吗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5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3日
作者:宣金祥  文章ID:18636  浏览:

【原文】
    植物会说话吗
    宣金祥
    ①植物的世界是寂静的,但是科学研究却发现,植物虽然没有动物那种发音内器官,却也有自己的“语言”:有无声的,也有有声的,更有以类似无线电波的信号形式出现的。
    ②农业昆虫学家研究发现,柳树的叶子遭受虫害时,就会改变吸收养分的种类,以求增强抵抗力,同时能够分泌出一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刺激邻近未受虫害的柳树,通知它们做好准备,作出同样的应急措施。
    ③更有趣的是植物生理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植物在干旱缺水时,会从茎部和根部发出声音来。其声音来自木质部的振动,木质部有许多输送水分的导管,水分通过导管从根部往上输送。在通常的情况下,导管内充满水分,而当受旱缺水时,植物就尽力去吸取水分,木质部导管经受不住张力便破裂,裂口里形成的空气小泡,致使木质部导管壁振动,产生声音。
    ④科学研究还证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发出一种类似无线电波的信号。即当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时,有电子传递过程。人类如能接收这种“电讯信号”,并将它破译出来,就可以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每一过程。人们不必涉足田间就可以知道农作物什么时候需要灌溉、施肥、治虫,以及什么时候成熟,可以收获。据文献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首次破译出植物的“电讯信号”,听懂了植物的“语言”。
    ⑤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听懂”植物的“语言”,实现人类和植物的“对话”。到那时候,“农民不出门,能知田间事”,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摘自《光明日报》)

【问题】
    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A.植物会说话吗?
    B.“听懂”植物“语言”对农业的作用
    C.植物的“语言”
    D.植物的光合作用
    8.下列对本文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按“总一分一总”的逻辑顺序介绍植物也有自己的“语言”。
    B.第①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植物“语言”有三种类型。
    C.笫③段对“植物也有声音”这种语言现象作详细的诠释。
    D.第④段举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首次破译出植物“电讯信号”的例子,说明听懂植物“语言”的重要意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倒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据文献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人类如能接收这种“电讯信号”,并将它破译出来,就可以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每一过程。
    C.水质部有许多输送水分的导管,水分通过导管从根部往上输送。在通常的情况下,导管内充满水分。
    D.到那时候,“农民不出门,能知田间事”,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参考答案】
    7.C
    8.D
    9.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从春天出发
  • 下一篇:唐雎不辱使命
  • 【推荐文章】

  • 小池

    【原文】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阳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 江楼感旧

    【原文】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

  • 杏花春雨江南

    【原文】 杏花春雨江南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

  • 胡杨之地

    【原文】 胡杨之地 鲍尔吉原野 人类赋予自己的最为自负的词叫灵魂。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

  • 行路难(其一)

    【原文】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 看夕阳

    【原文】 看夕阳 ①这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天,两位老人离开旅...

  • 【最新文章】

  • 唐雎不辱使命
  • 与友人书
  • 小池
  • ②.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辛弃疾“
  • 3.修改下列病句。(4分)(1)世界杯期间,12
  • (1)诗言志。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了“老
  • (2)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
  • (1)历史一再证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大自然并
  • 春天的声音
  • (A)“假如我不知道一个人在能完成善的行为
  • 22、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
  • 最近在死海中发现了一种叫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
  •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
  • 材料一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
  • 示例:《水浒传》——施耐庵——鲁智深——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