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郗超①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③,又虎视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2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8770  浏览:

【原文】
    郗超①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③,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④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⑤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⑥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客必能立勋。”元功⑦既举⑧,时人咸叹超之先觉⑨,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谢玄”“苻坚”,均为人名。②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③梁、岐:地名。下文的“淮阴”,也为地名。④间:私自,偷着。⑤桓宣武: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⑥履屐:这里指小事。⑦元功:大功。⑧举:成功,成就。⑨先觉:有预见。

【问题】
    1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2分)
    (1)郗超与谢玄不善    善:
    (2)时人咸叹超之先觉    叹: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译文:
    13.郗超为什么赞同谢玄北讨?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
    14.从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参考答案】
    11.(1)好,友好    (2)感叹,赞叹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
    12.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造成的言论。
    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13.吾尝昔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评分标准:(2分)准确完整2分,不完整1分。
    14.郗超有远见,胸怀宽广,不因为个人的爱憎埋没别人的长处。
    评分标准:(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译文: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为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建设好牡丹江人的精神家园,《牡丹
  • 下一篇:吃方便面等于喝油吗?
  • 【推荐文章】

  • 荷的魅力

    【原文】 荷的魅力 ①荷为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更...

  • 秋夜曲

    【原文】 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

  • 母亲的茶事

    【原文】 母亲的茶事 ①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

  • 我们可以安静一点吗

    【原文】 我们可以安静一点吗 1日本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论地铁还是飞机,其安静是...

  • 沙漠玫瑰

    【原文】 沙漠玫瑰 龙应台 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

  • 书湖阴先生壁

    【原文】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

  • 【最新文章】

  • 孩子的眼睛
  •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
  • 历史像条棉被
  • 没有发芽的种子
  • ⑨古诗文中常有许多励志的名句:当人生困厄坎
  • 荷的魅力
  • 清明
  • (一)幽州从事温琏,燕人也,以儒学著称,与
  • 秋夜曲
  • 8.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
  • 跨栏人生
  • (3)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
  • (4)《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民族气节和
  • (1)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
  • (2)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勾搭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