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红豆树下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2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2日
作者:陈歆耕  文章ID:18953  浏览:

【原文】
    红豆树下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浙浙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沦落风尘的女子作传?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⑧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⑨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惠软骨病的人……
    ⑩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厘再造的红豆山压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11)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选自2011年5月16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问题】
    17.作者笔下的红豆树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3分)
    答:
    18.文中多次写到春雨,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9.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3分)
    答:
    20.第⑩段写到,已成废墟的红豆山庄将要再造重现,作者为什么反而觉得可惜?(4分)
    答:
    21.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17.①历史:古老、沧桑
    ②外形:躯干粗壮、面容枯黄、枝丫挺立
    ③神韵:孑然孤傲、卓尔不群
    18.交代作者前往红豆山庄的时令季节,烘托、渲染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忧思。
    19.突出了柳如是超凡的民族气节和风骨,表达了作者对柳如是、陈寅格这些人不媚时俗的独立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赞颂和敬仰,也表达出作者对世人渐渐遗失了前人精神遗产的痛心与遗憾。
    20.作者担心人工再现的建筑,会淹没了红豆古树;作者更为人们热衷于俗世的追求,而忽视了品格、风骨的继承感到可惜。
    21.结构上,呼应前文,前面写“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结尾写“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内容上,抒发了作者的忧思之情,写出了作者期盼红豆古树能再发新枝、开花结果,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气节与傲岸风骨的呼唤与追寻。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安静的阅读
  • 下一篇:天然良港——三都澳,碧波浩渺,一望无垠。海深湾阔似天湖,风
  • 【推荐文章】

  • 今天,你低碳了吗

    【原文】 今天,你低碳了吗 火山、地震,海啸当各种自然灾害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二...

  • 旅夜书怀

    【原文】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

  • 登幽州台歌

    【原文】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

  • 春日登楼怀归①

    【原文】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

  • 缓慢的力量

    【原文】 缓慢的力量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

  • 母亲

    【原文】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

  • 【最新文章】

  • 郢①书燕说
  •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
  • 1.站在历史的海岸mànsù( )那一道道历
  • 某校初三(18)班同学在阅读完《水浒传》、《
  • 今天,你低碳了吗
  • 剩者为王
  • 外地朋友想品尝厦门小吃,许多厦门人都会向他
  • 移居(其二)
  • 天坛之美
  • 给“书虫”当夫人
  • 刮鱼鳞的小姑娘
  • 天净沙·秋思
  • 庄子钓于濮水
  • 为选择的路
  • 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