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冬云

发布时间:2015年1月3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
作者:徐迅  文章ID:19828  浏览:

【原文】
    冬云
    徐迅
    ①在天柱峰顶,原是要观日出的。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那轮于想象中彤红的太阳,却像是一位失约的情人迟迟未来———冷硬的山风刮得浑身凉嗖嗖的,我们的心仿佛比风更冷。当许多人失望地转下山时,我与朋友索性就赖在一块岩石上,静静地看着日出的地方。隐隐地,我们预感到这一次观日的不同寻常。
    ②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准确地说,为了抢占这块观日的岩石,我们几乎半夜就起了床。开始,大家充满期盼地等待着,仿佛吃了一种兴奋剂,并没感觉出身上的寒意。但很快又都失望了———远处,那本该日出的地方尽管也显出了一丝光亮,但日头如同一只被敲碎的鸡蛋,蛋黄已无声地滑落在无涯的云海里,只剩下那滑腻的白了。天空低沉,大片的云彩斑驳着,如同一位画家正用心勾勒出的底色。天际之下,尘世的一切都被云海消弭①。再近处,云海里青峰数点,恍惚孤帆远影,恍惚沉浮不定的岛屿,若隐若现着。面前的松树朵朵霜花,已凝聚成球状。我们从半夜就陪伴着它们,谁也未曾留意这些“花朵”的开放。一阵山风,在耳边迅疾地掠过,那白色的花朵微微地颤抖了几下,溅下些许的花瓣,然后又耸然地挺立,使面前显现出一种格外的凝重与肃穆,似乎有种“白云回合望,青霭入看无”的意境了。
    ③记忆里也有过冬天观云的经历的。那是在福建连城的石门湖。那里冬天暖洋洋的,像是四月的小阳春。我们撑着一叶扁舟静静划在绿幽幽的湖面上,总也扯不断的乳白色的水汽在四围蒸腾、缭绕着,那样子似乎是在温泉里浑心无碍地沐浴。抬头望天,低首观湖,竟都是蓝天云彩,一朵朵白云锃亮地变幻和飘荡。苍狗浮云,犹如人与狗在湖面上嬉戏、追逐。手掬一捧清水,如同拧起小狗的耳朵;篙撑湖心,又像是打捞着一方仙人失落的纱巾……只是那狗在跑,纱巾在飞,一切都如雾里看灯,镜里观花。那种倚云难抓的妙趣却搅得心头痒痒的———虽然也曾有过生命流逝的惘然,可一份活泼泼的欣喜却留在心头了。
    ④相比较而言,与天柱山冬云的邂逅,我此时的心境就显得苍凉、凝重了些。摩诘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着面前的情状,倒是觉得稍需将那“水”改成“日”字,凑巧,就暗合了眼前的这一切。只是这浮起的大块的云,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的黯淡,就让我们不知不觉,心里陡然就染上了一种颓废和沉重,以至体会到的竟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意味了———无端地,我想起青莲的《听蜀僧浚(jùn)弹琴》里的诗句,立即,心里很疑心他是错把“冬云”当“秋云”了。当然,青莲居士不仅听过蜀僧弹琴,也是吟过天柱山的,这有他的诗句为证:“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说的就是天柱山。他一辈子终没归来,就只当他是“丹”未还成罢!……现在我们坐看云起,看着、看着,心里倏而一亮,就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然了:这冬云,虽然没有日出的磅礴和蔚为大观,但它在山峰间轻盈飘渺,它与山峰的亲吻,透出的竟是缠绵的爱意;它在树丛里走动,忽而又不见,就如衣袂飘飘的仙人。纵然,它那猛然间的云翻波涌,诡谲②无常,我觉察到它透出的也还是生命的本相③———在山风呼啸,云海滚涌的那一刹那,我就有一种驾驶一叶扁舟行驶在江心的感觉:人生种种原就是自然种种,难怪连圣人也惊呼富贵“于我如浮云”!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想,面对永远的落日和浮云,古人的浮想联翩也许是对的。只不过,这日、这云却并不会仅仅是那“游子”和“故人”的情意所能说得清的。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有删改)
    ①消弭:消除(坏事)。②诡谲:此处指奇异多变。③本相:本来面目;原形。

【问题】
    1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全文围绕“冬云”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冬云”二字)(3分)
    【    】——【    】——【    】
    14.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该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15.文章多处描写“冬云”,请选择一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冬云特点。(3分)
    16.结尾说,“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处“生命真谛”的认识。(字数80-120字,4分)

【参考答案】
    13.答案:天柱山观日未得而观成冬云;回忆石门湖观冬云的情景(经历);由观冬云的经历品悟到生命的真谛。
    评分: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14.答案:第③段回忆冬天在石门湖观冬云的经历,作用:一是与前文天柱山的观云经历作对比,以突出“我”当时苍凉、凝重的心境;二是作为另一种冬云景象,为下文悟出生命的真谛作铺垫。
    评分:共2分。两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15.答案示例:“再近处,云海里青峰数点,恍惚孤帆远影,恍惚沉浮不定的岛屿,若隐若现着”句,用云海里的青峰之恍若“孤帆”“沉浮岛屿”的“数点”,写山峰在云海里露的小、少,反衬天柱山冬云面积之广大,它的沉浮变化之态。
    评分:共3分。举例恰当1分,分析冬云景色特点2分。
    16.答案要点:“生命的真谛”:⑴像这“日”“云”之间的关系,无论好坏,逆境或顺境,都是相辅相成,共荣共生。⑵只要我们顺应生活,坦然面对人生逆境,就会发现生命中另一种精彩。
    评分:共4分。“生命的真谛”两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言之有据(结合文章)”1分;“语言表达”“字数”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年夜思
  • 下一篇:巩乃斯的马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