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次于人的动物
作者:毕淑敏 文章ID:21256 浏览:
【原文】
仅次于人的动物
毕淑敏
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咱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我说:“不对。是大猩猩。大猩猩有表情,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甚至能在互联网上用特殊的词汇与人交流。”
“我没见过大猩猩,也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我只见过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
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A.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其中冒出来。B.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挽回孩子的生存。
熟睡的狼崽鼻子喷出的热气,在夜空中凝成弯曲的白线,渐渐升高……
“狼多么聪明!人把狼训练得蠢起来,就变成了狗。单个儿的狗绝对斗不过单个儿的狼,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老猎人望着篝火的灰烬说。
后来,我果然在资料上看到,狗的脑容量小于狼。通过训练,让某一动物变蠢,以供人役使,真是一大发明啊。
【问题】
23.本文的标题是“仅次于人的动物”,开篇第一句却是“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你认为文章的重点仅仅是要告诉我们狼很聪明吗?本文的标题该怎样理解?(2分)
答:
24.文中提到的狼的智慧,举了几个例子?请一一概括。(3分)
答:
25.划波浪线句,母狼究竟做了什么让猎人认为它“犯忌”?为什么说它“犯忌”呢?(2分)
答:
26.纵观全文,作者用【 】的写作手法塑造了这只母狼的形象。(1分)
27.赏析文中划线的A、B句(任选其一)(3分)
答:
【参考答案】
23.不是。“仅次于人”既指智慧也指动物的感情,即动物(狼)身上的母爱。
24.共三个例子。
第一,带一只小狼过河,将其叼在嘴里。
第二,全家过河,借助救生圈。
第三,被猎人追杀,巧妙地掩护孩子,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25.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
26.欲扬先抑
27.A句使用比喻,把母狼比喻为“一支黑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狼逃跑时迅疾的样子,突出了母狼救子心切、拼死引开猎人的伟大高尚。
(评分:修辞、效果、情感各1分)
B句子“温暖”“均匀”“好梦”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小狼们睡觉时踏实、安详、舒适的情态,而这一切是母狼用生命换来的,从而突出了母狼的伟大。
(评分:关键词分析、情感、语句通顺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