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作者:未知 文章ID:23391 浏览:
【原文】
竹
夜里卧床,听得窗外阵阵风起,泠泠的声响,象从心里刮过。是那么的幽那么的静,小时曾看过一副画,画上是一丛竹,风来竹身摇曳,仿佛能听到一片静的声音,在画的下面就写着大大的一个字,“静”。
在家的东边,就有一丛竹的,那是叔叔家的,分家时当成财产给了他,不过他家搬出去离竹有一百米远了,到不如我们天天能听竹韵看竹之神了。虽然日日的逼视,夜夜风声,我们也没那么高雅,象一个文学家那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超脱,只是有了竹,大人们能编出很多的日用品来。可我们也不能动了这里的一棵竹的,要用得给叔叔打了招呼,才能去砍下一棵两棵的。于是我们都想自己有一丛竹,梦里所想,那梦就是一粒种子吗?在院坝前的土地边上,突楞楞就冒出几棵小的角,尖尖的,那么弱小,可生命力却有着向上的不曲不挠的精神。
我离家很多年了,下车后走到院子的口处,迎面是一团绿云,风来飒飒的声音象一首歌一样。它是那几棵我看到的小小苗长大的吗?叔叔家的竹更茂盛看上去碧浪滔滔,绿韵幽幽。可我家的那丛小竹不也在努力吗,你看它扎根在石缝里,不停的把尖的笋角顶开缝隙,不停的把根申向远处。没人去关注它,就这样把生命的绿意喷薄,就这样用节节的竹竿来告示着人生的意义。而不是人们说的“给我一个空间,我会活得更灿烂”。
它不是在石缝中出生吗,在石缝中长大吗。【它那不曲的风骨,飒飒的风韵,你读出了什么呢?你是文学家就读出一首诗,你是一个正义的君子就能读出气节,你是一个画家你就能读出生命的风骨。】你什么也不是,那你能感受到竹席在夏天的凉快。
走进故乡,家家都有竹的,一丛丛的,一团团的。看得入神了,还以为那是一片云山,山里有失意的隐士吗?小时不懂那么多,父亲写的对联上“松竹梅岁寒三友”。竹不择地而生,不因时而变色,不因人而改变什么。崇尚着竹的精神的人,却在说着和竹的精神相悖的话。“树直有用,人直无用”。竹还是那样一节节的把自己的风骨和不曲的精神传递着,可真正的仕途得意的人又有谁来关心呢,那些崇尚的人不是看透了世事的隐士就是郁郁不得志的失败者。一与竹对悟才发出些对竹的感悟对人生的超脱。而竹是不知道的,你要看就看吧。也许看过了,还要去生命场中拼搏一番,只气节不变,充满了血性的精神不会变。
这,是竹的精神在人的身上的延续。
【问题】
5.文中的竹有哪些特征?(4分)
答:
6.为何作者说竹的生命“不是人们所说的‘给我一个空间,我会活得更灿烂’。”?(4分)
答: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6分)
答:
8.仔细阅读,思考:文中的“竹的精神”指什么?(4分)
答:
9.结合文章内容、思想感情,换写一个首尾呼应的结尾。(4分)
答:
【参考答案】
5.竹不择地而生,不因时而变色,不因人而改变什么。(意思对即可)
6.因为即使没有人去关注它,它还是这样把生命的绿意喷薄,这样用节节的竹竿来告示着人生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7.运用排比,设问,写出了不同的人对竹风骨风韵的思考和理解,表达了作者对竹的敬佩和赞美,增强了语句的气势。(意思对即可)
8.有着向上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曲的风骨,飒飒的风韵。(意思对即可)(各2分)
9.参考:我喜欢卧在床上听风来吹过竹的飒飒,我喜欢看雨中竹的碧色盛装。夜,因为竹显得更静谧,梦里,我也变成了一丛竹……(意思与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相关,首尾呼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