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作者:未知 文章ID:23589 浏览:
【原文】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妄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齐大饥,黔敖(春秋时齐国的一个富翁)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抉(m引,衣袖)辑(拖着不使脱落)屦(ju,用葛麻做成的单底鞋),贸贸(同“旺旺”,蒙昧不明的样子)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札记·檀弓下》)
【问题】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
②是亦不可以己乎( )
③黔敖为食于路( )
④从而谢焉( )
9.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1分)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扬其目而视之
D.以待饿者而食之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11.在甲文第1段里,作者用【 】的方法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甲文中“【 】,【 】”两句其实就是作者对乙文的概述,作者概括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 】(4分)
【参考答案】
8.①从前
②停止
③做
④道歉
9.B
10.(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
11.比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列举具体事例来阐明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乙】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做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