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书付过
作者:苏轼 文章ID:23680 浏览:
【原文】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①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②。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③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缒:用绳系着石头向下。②珠璧:此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③余甘:橄榄的别称。
【问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源【殆可熟物】
②【循山而东】
③【度】数谷
④顾影【颓然】
9.下列句中的“而”与“循山而东”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溪深而鱼肥
B.环而攻之
C.而逆寡人者
D.拔山倒树而来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11.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全文短短一百多个字,却将作者和幼子苏过从白天游览白水岩到夜晚归家后这一整天的活动,都逼真地写出来了。
B.本文文笔精炼生动,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到了。
C.文章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诗情画意的奇山异水,却掩不住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忧郁悲伤之情。
D.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
【参考答案】
8.(4分)①几乎,大概
②顺着,沿着
③越过
④酒醉倦怠的样子
9.(2分)D(A表并列;B表承接;C表转折;D表修饰)
10.(2分)水边的山石上有几十处巨人的脚印,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11.(2分)C(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态度。)
[附参考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月,我和幼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里洗澡,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烫熟食物。顺着山势向东走,稍微偏北,有一条瀑布好几十丈。山势重叠迂回曲曲折折,每一折就形成一泓水潭,深的水潭用绳子拴住石头垂下五丈都不能到达潭底。水石相击,雪浪飞溅,水声如雷轰响,那情景既使人兴奋又使人心惊。水边的山石上有几十处巨人的脚印,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佛迹”。黄昏时打算归家,反方向而行,看到那燃烧的野火,上上下下越过好几道山谷,来到江边时,月亮正从山上升起。我们在江心划船,捧起辉映着月影的晶莹水珠赏玩。回到家中,已是二更天了。又与过一起饮酒,吃橄榄煮菜。虽觉自己有些倦怠,却又无法入眠。于是记下这次游踪交给儿子苏过。东坡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