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向前走
作者:未知 文章ID:24195 浏览:
日本的超强地震和海啸造成巨大损失,虽然伤亡人数在世界上不是最高的,但由于日本是抗震和抗海啸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抗御震灾是日本社会的突出元素之一,这次它与超级大地震的直接交手代表了人类对付地质灾害的最高水平,因此日本的损失也可以看成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奈。
这次大灾害,极大增加了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敬畏感,“人定胜天”的口号更显得缺少根基。然而敬畏大自然不代表我们像原始部落一样对着山野烧香跪拜。我们需要更冷静地注视供我们生存的环境,思忖我们的各种需求。我们不可能断然抛弃昨天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不应顽固地拒绝做任何改变。我们需要在安全和发展之间找寻最佳值。
这次海啸暴露了沿海生活的潜在风险。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海岸线两百公里以内的地区,海岸线通常是经济、旅游的黄金线。中国海岸线的幸运之处在于:有一条长长的岛链在大约100到几百公里处环绕中国大陆,“第一岛链”在军事上“锁”住了中国,但也避免了强大海啸对中国大陆的冲击。但日本的这次海啸灾难一定会把风险意识植入世界各滨海城市的意识,它对“消费海洋”的狂热形成一定平衡,是必要的。
日本三座核反应堆在地震中出事,有的甚至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核泄漏,将对亚洲的核电站热形成严峻拷问。然而如果轻率得出结论,认为发展核电的道路是错误的,这样的思考逻辑过于简单。对核电安全的质疑由来已久,世界讨论过好几轮。日本的教训应当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而不应是让核电停工的“熄灯号”。
人类的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术不断冲上风光无限的新高点,它同时既向我们提供了克服风险的新工具,也在制造各种风险向日常生活渗透的新困局。就好比住平房和住在几十层楼房最高处,后一个居所的潜在风险通常要比前一个多。但城市的人口爆炸使它不可能拒绝高楼大厦,人类的工作、舒适及娱乐等各种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在复杂地相互交织、对立和妥协。
日本的灾难,以及云南刚刚发生的震灾,都告诉我们,战胜大自然是不可能的,再发达的技术也做不了人类生活的“安全罩”。有时我们不得不期望自己的运气好一些。然而人类每受一次打击,就会变得聪明一分,在相同强度的灾难面前,工业化国家的人员伤亡数字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日本抗震和抗海啸技术的发达,使这次伤亡总数虽然还是很多,但较之如果它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灾情又相对小了不少。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经济发展,包括沿海经济、核电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还是使人类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加了。为了更安全,在反思教训和防范灾害的同时,我们只能往前走,没有回头路。
(选自2011年3月《环球日报》社评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