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作者:未知 文章ID:24436 浏览:
【原文】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问题】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由是感激(感动奋发)
B、时先生屯新野(驻扎)
C、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D、将军宜枉驾顾之(照顾)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躬耕于南阳
苛政猛于虎也
B、先主器之
咨臣以当世之事
C、咨臣以当世之事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将军宜枉驾顾之
诚宜开张圣听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分)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2分)
7、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什么?但两文段内容各有侧重,请用一句话概括乙文大意。(3分)
【参考答案】
4、D
5、D
6、(1)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2)因此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前往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7、三顾茅庐(1分)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