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作者:未知 文章ID:24443 浏览:
【原文】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为屏,一对石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阴绿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五百年前的哲人。
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亮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君臣和庙,刘备在前,诸葛在后,并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
诸葛亮殿柱矗立,殿门前敞。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掩遮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辞,【 】。(A)【透过他深沉的目光,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耕读山中,心系天下;】(B)【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兵灰飞烟灭;】(C)【你会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D)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
一千五百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魏,:“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唱出了这个悲剧的主调。诸葛亮殿南面东面两廊的墙上嵌着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读着“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读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看那墨迹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仿佛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五百年来就这样始终为诸葛君的英气所笼罩,并慢慢积聚而成为一种民族魂。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现在追溯旧事,对诸葛亮却更觉亲切。在他的一生中,诸葛亮实践自己的做人规范,尝试着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治国理想。他借此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伟人的价值,从而得到永恒。
【问题】
21、文段③既交代了武侯祠的变迁,又反映了人们对诸葛亮的【 】之情。(2分)
22、结合已学课文《出师表》的有关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辞,【 】。
23、阅读文段④中画线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4分)
诸葛亮
A句:具有远大的志向
B句:【 】
C句:【 】
D句:清正廉洁,坦然无私
24、文段①中“深深的遗憾”是指【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25、赏析下面的句子,说一说它的表达效果。(2分)
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
26、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4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①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 】的人格魅力,下联中的“【 】”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的巨大影响。(2分)
②请你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东西可以穿越“一千七百年”的时空而“得到永恒”?(至少答出两点)(2分)
【参考答案】
21、喜爱(敬仰等)
22、本题答案只要与《出师表》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即可。示例:痛表一颗忧国忠君心。
23、B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C句:治军严明,不徇私情
24、出师未捷身先死
25、本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表达了书写者慷慨激昂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精忠报国的特点。
26、①知恩必报(士为知己者用等) 千秋
②能从个人品格、聪明才智、民族气节、历史成就等方面答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