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绝唱

发布时间:2015年9月19日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4780  浏览:

【原文】
    绝唱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⑦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⑧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
    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⑨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2009年第04期《青年文摘》)

【问题】
    18.文章第⑥段“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圆明园残荷为什么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撼”结合本段内容,概括回答。(2分)
    19.本文第②至⑤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但又对其“最美”提出质疑。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回答。(2分)
    20.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写得很好,试评析其妙处。(3分)
    21.文章第⑦段说“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这些形象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4分)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一波三折,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B、作者借对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C、在构思上本文颇有特色,一是文眼显现,反复照应,二是说理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D、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参考答案】
    18.①圆明园残荷即使残破也要高高挺立,即使被摧折也要守住自己的根,显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1分
    ②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相映衬,具有象征作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民族气节。1分(共2分)
    19.质疑是为引出下文写残荷之美(为下文表现残荷精神与力量张本)(1分),用荷花、荷叶“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来反衬(衬托)残荷“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1分)(共2分)
    20.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绿叶的美(1分);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1分)。
    21.用枯梗、枯叶、衰蓬等来表现“力量”与“精神”。1分
    枯梗:只要没被折断,就毅然在空中高高的耸立着。1分
    枯叶:只要没被撕破,就依然在空中高悬着,即使倒伏,也守着自己的根。1分
    衰蓬:有的虽变成黑色,也依然在空中高举着,向上,不屈,自信,孤高,永远无法摧毁。1分
    莲子: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1分(以上4点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3分)
    22.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都是月亮惹的祸?
  • 下一篇:(9)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豁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
  • 【推荐文章】

  • 听筝

    【原文】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

  • 柳梢青·春感

    【原文】 柳梢青 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

  • 深湾夜宿

    【原文】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

  • 留别武陵袁丞

    【原文】 留别武陵袁丞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

  • 柳梢青·春感

    柳梢青 春感 [南宋]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③。笛里番腔,街头戏鼓...

  • 秋兴(其二)

    【原文】 秋兴(其二) 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 【最新文章】

  • 绝唱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共3分)
  • 5、阅读下列三则材料,用简明的文字从各个材
  •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
  •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
  • 事实上,人类所从事的探海活动少之又少。虽已
  • 炫目秋景话乡愁
  • 10.根据语境,仿照划线的句子,接写两句,构
  • 8.下面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其中各有一处语
  • 【甲】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
  • (10)古代诗文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
  • 24.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
  • 23.初三(1)班语文兴趣小组将开展一次拟写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