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①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1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5688  浏览:

【原文】
    [甲]①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批注一]】
    ②“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③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④“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⑤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批注二]】
    ⑥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⑦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⑧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⑨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⑩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自《朝花夕拾》内容有删节调整
    [乙]“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批注三]】,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问题】
    17.通读甲文说说第①和第⑨段“我”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18.请你品析甲文⑥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这段话的语言特点及作用。(4分)
    1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阅读上文请你参考批注二,给批注一和批注三加上你的思考和感悟。(6分)
    批注一:【    】
    批注二:要记住自己不理解的句子,靠的是死记硬背,毫无乐趣可言!
    批注三:【    】
    20.甲乙两个文段对人物的描写十分传神,请你细细品读下面两段话,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这两段话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4分)
    ①句运用了【    】描写方法,表现了【    】
    ②句运用了【    】描写方法,表现了【    】
    (2)父亲和寿镜吾先生都是读书人,联系上下文,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各有什么不同?(4分)
    21.阅读拓展(5分)
    (1)下面不属于《朝花夕拾》里人物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长妈妈)
    B.杨二嫂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先生
    (2)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书共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B.本书写的虽是个人生活,却具体生动地凸显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
    C.本书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却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
    D.在《二十四孝图》文中作者赞扬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参考答案】
    17、①段我是高兴地“笑着跳着”急于去看五猖会的。(1分)
    ⑨段的心情则“没有他们那么高兴”,“感到都没有什么大意思”。(1分,其中一句即可)
    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是父亲要我背完了书才能去,让我厌烦(或使我索然无味)。(2分)(前一问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自己概括,)
    18、这段话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从心理和声音的角度生动地描写了我急于背出课文去看五猖会的心情。(答出修辞方法或者角度即可给2分,作用给2分)
    19、本题旨在让学生写出阅读感悟,答案多样,合理即可。每题3分。写偏了酌情给分。
    示例:[批注一]父亲的威严从工人们的表现中可见一斑。(或:我对父亲充满敬畏)
    [批注二]先生其实是个宽厚的人。
    20、(1)(4分)
    ①句主要运用了动作(或者语言,其中一项即可)描写方法,表现了父亲是个严厉(对我要求严格)的人。
    ②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方法,表现了先生醉心阅读的特点(或沉迷阅读/自我陶醉……)
    (2)父亲严厉而寿镜吾先生则比较宽容(各2分,)
    21、(1)B杨二嫂是小说中的人物。
    (2)D非赞扬而是批判。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奥林匹克与科技的结合是体育发展的好伙伴
  • 下一篇: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
  • 【推荐文章】

  • 秋兴

    【原文】 秋兴 皇甫曾 流萤与落叶,秋晚共纷纷。 返照城中尽,寒砧雨外闻。 离人见衰...

  • 哭刘尚书梦得(其二)

    【原文】 哭刘尚书梦得①(其二) 白居易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

  •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原文】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

  • 老枣树

    【原文】 老枣树 1母亲逝世已经十年了,我依旧每两星期回乡一次,坐100公里公交车,来...

  • 柳信

    【原文】 柳信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覆去,仿佛总下不定...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原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

  • 【最新文章】

  • 胖石匠
  • 6.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 6、仿写句子(2分)例句:因为有了阳光,天空
  • 9、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4分)①梦境与
  • 10、综合性学习:假若你是手抄报的编辑,请你
  • 4.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
  • 6.读书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请调动你的阅
  • 8、结合语言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
  • 9、搜集资料不仅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
  • 次北固山下
  • 舞蹈的建筑
  • 听雁
  • [甲]①本报讯“若干年后,我们的科学家可以到
  • “异想天开”的科学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