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快乐标杆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5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5836  浏览:

【原文】
    快乐标杆
    童年的时候,心境总是纯纯的,如同一张透亮的白纸,似乎把书读好,每次测验能考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得到老师一个好评语和父母一个喜许的微笑,自己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于是,在第一次测验完毕与另一次测验即将到来之间的空当,我在加倍努力学习的同时,都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说,这次考了85分,下一次的目标就是86分或87分。这相差的一两分,对于我而言,不高也不低,如果稍努力一点,我就能达到;如果稍微懈怠一点,愿望就会落空。它是一个位置刚刚好的标杆。
    在整个童年里,我都是快快乐乐的。因为我基本上每次都能取得这一两分的小小胜利。它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我整天沉浸在一种成功的感觉当中。这种味道不错的感觉,又像汽油一样,化做驱使我前进的动力,让自己的成绩不断提升。而每提升一次,我又会把那个标杆再往上挪一挪。不挪多,也不挪少。还是刚刚好的一个位置。
    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功利的细菌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地加速繁殖。终于变得野心勃勃,总设想着自己正站在一块极富弹性的跳板上,我用力踮一踮脚,就能蹿到一个老高的地方,可以轻轻松松地跃过其间漫长的艰辛,忽略一次次失败带来的挫折,甚至可以不用等待机遇的来临。就像一只长臂猿伸出猿臂,就能把挂在最高的枝头上那枚名叫“成功”的果子摘到手中。
    可是奇迹从没在我身上发生,幸运星也不见有即将出现的征兆,反而是童年时那曾经非常熟悉的快乐,离我越来越远。对成功的极端渴望,和离成功的几乎要用光年来计算的遥远距离,使我常常陷入郁闷和痛苦中。跳板还是那块跳板。我也已经倾尽全力起跳无数回,可许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终于悲伤地发现:我千百次地跳来跳去,却始终还站在最初那个起跳的点上。现在细细思量起来,还是期望值过高,就像100级台阶,我就是长出一对翅膀,也不可能一步跨越。
    也许,在每个人的心灵一隅,都生长着一棵常绿而笔直的树,树上搭着一根标杆,它的刻度很细密,能精确地记录我们每一次的进步。每天,或者每一段光阴,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将那根标杆往上挪一挪,让自己向更远的目标、更大的成功推进。但是,我们不能一次性地把那根标杆挪得过高。每一次我们都只能挪一两个刻度,使它一直处在头顶上一个恰当的位置。
    (选自《读者》2005年21期    作者:储劲松)

【问题】
    15、根据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4分)
    (1)它是一个位置刚刚好的【标杆】。
    (2)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功利的【细菌】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地加速繁殖。
    16、为什么“我”已往倾尽全力起跳无数回后,却始终还站在最初那个起跳的点上?(2分)
    17、就文章讲述的道理而言,本文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相似之处,但两文文体不
    同,阐述道理的方式也不同,请比较回答。(6分)
    (1)本文主要运用【    】论证方法来阐述道理,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2分)
    本文的观点是(2分)
    (2)《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是怎样讲述道理?(2分)
    18、对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结合你自身的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1分)

【参考答案】
    15、①目标、标准
    ②欲望
    16、因为确立的目标太高,对成功的极端渴望,总想站在一块极富弹性的跳板上,踮一踮脚尖,就能把成功的果子摘到手中,这样成功率很低,所以始终还站在最初的那个起跳点上。
    17、①对比论证,突出论证目标要切实可行,否则会屡遭失败,我们应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一步一步的努力。
    ②讲述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然后归纳从中悟出的道理。
    18、同意、不同意都可,只要理由恰当,表述通顺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著教帝学书
  • 下一篇:小葱青青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