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
作者:未知 文章ID:25892 浏览:
【原文】
[甲]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选自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
[乙]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以上据英国游历家罗素一八二二年时记载。)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据画家克勒贝尔记载。他曾于一八一八年为贝多芬画像。)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据医生米勒一八二0年记载:他的富于表情的眼睛,时而妩媚温柔,时而惘然,时而气焰逼人,可怕非常。)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嗑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据莫舍勒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为时很短”,——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治疗的哀伤”。一八二五年,雷斯塔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泪水。
(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贝多芬传》,傅雷译,有删节)
【问题】
17.[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对贝多芬的外貌的描写,它们描写的侧重点有何异同?(4分)
18.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6分)
①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
②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
19.[甲]文中“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的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作者如何描写“两肩”?为什么要选择“两肩”来描写?(5分)
20.[乙]文集中描写了贝多芬的眼睛,这双眼睛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描写这双眼睛表现了贝多芬什么性格特点?(5分)
21.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所译《名人传》正文前摘录了一段话,请结合《贝多芬传》说说傅雷先生摘录这段话的理由。(4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为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参考答案】
17.两文的相同点是都对贝多芬面部特征(相貌特点)进行了重点描写(2分)。不同点是[甲]文还写到了贝多芬的身材与衣着打扮(1分),[乙]文则抓住贝多芬的眼睛(表情、神态)展开细致的描写(1分)。
18.①生活的窘迫与苦难的压力都在他的脸上表现了出来(2分),也表现出了他对于不幸遭遇的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识(1分)。②贝多芬的命运虽然是不幸的(1分),但他的内心充满力量和自信(2分)。
19.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两肩极宽阔(2分),表现贝多芬面对不幸命运的积极抗争与奋斗(2分)。
20.贝多芬的眼睛细小而富于表情(1分),充满震慑人的威力(1分),表现了贝多芬虽遭遇人生巨大的厄运(1分),却不屈不挠,与命运不懈斗争的性格特点(2分)。
21.《孟子》中的这段话正是对贝多芬人生的生动写照(概括)(2分),译者以这段话来提示读者,帮助读者理解贝多芬(1分),是命运对贝多芬的不公平,是贝多芬与命运的搏斗造就了贝多芬的伟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