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石
作者:聂鑫森 文章ID:25951 浏览:
【原文】
孤石
聂鑫森
(1)汽笛响起来的时候,朱庆已经把刨床开动了。刨刀缓缓地在又宽又长的钢板上行进,犁出一卷卷薄薄的钢屑,星星点点的暗红色火花寂寞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把整个钢板的平面刨一次,需要差不多四十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去喝茶、看报、找人聊天。
(2)偌大的一个车间,只安装着几台大型刨床,他的师傅黄子正就站在不远处,双眼瞪着刨刀。几十年就是这样一个生命状态,眼中只有工作。其余的人,或捧着一张过时的报纸,或呆望着屋顶白天也亮着的日光灯,俨然一群泥塑。
(3)朱庆觉得很寂寞,很孤独。这种感觉并不是他进了工厂后方有的。他一生下地,就被丢在外婆家。爸爸妈妈长年累月在大西北找矿,只有春节才风尘仆仆赶回来。这十几天,他觉得自己犹如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向爸妈诉说生命的快乐,让爸妈从长期枯燥的工作中寻找到亲情的港湾,也让自己从单调乏味的生命中发现绚丽的花园。他孤寂的心刚刚盈满暖意,爸爸妈妈又走了。他又与外婆在一起,每天只能在梦中回味春节时的理想状态。外婆不会唱民谣,不会讲故事,只是在吃饭时不停地说:“你吃饱了没有?再吃一碗吧。”后来,高中毕业了,没有考上大学,他到工厂当了一名刨工。
(4)【朱庆转过身子,望着窗外。窗夕随一块小小的园地,正中立着一坨一米来高的山石,上面覆盖着一层紫褐色的苔衣,石根周围簇着草叶,很像一幅立体的图画。这一坨山石,使他想到云蒸霞蔚的峰峦,想到碧林深处的楼台亭廓,想到砍柴人的带点野味的歌谣,想到轰然直下的瀑布。】他觉得这孤石是活生生的,它懂得他,他也懂得它,正像李白所说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他决定找几个伙伴来,把它抬回去,立在车间外,这样他和它就可以日日相伴了。他给山石浇水、植苔,在山石周围培植小草,拾来断砖围出一块园地。山石上渐渐地生出紫褐的苔斑,石缝里冒出小小的草叶。师傅看见他弄得工装上满是泥水,目光里闪出许多的迷茫,叹了口气,说:“到底是个孩子。”
(6)在刨刀运行的那四十分钟里,朱庆再不感到难熬了,他可以和山石无声地对话。他把这件事写在信上,寄给远方的爸爸妈妈,他想他们一定能够理解这一份寂寞和孤独。好容易盼来了一封信,信上说那是沙积石,属于软石的范畴。然后又叮嘱他不要玩物丧志,要好好工作……朱庆读信时的那种失望,沉得像铅块,压得他的胸口格外难受。他们一辈子找矿,和各种各样的石头打交道,一切都变得司空见惯,他们无法想像儿子的这一发现所带来的惊喜。唉,朱庆心想,人总是容易变成一种职业的符号。
(7)有一天,山石突然消失了!师傅对他说:“厂长说这块石头很好看,就叫人搬到厂部会议室去了。”朱庆跳起来,恶狠狠地说:“那是我的石头!”师傅拍拍他的肩,说:“你真不懂事。”
(8)他溜到厂部大楼,一口气蹿上五楼,找到那间大会议室。镂花木架子土,搁着一个浅红的紫砂盆,盆子里立着他的孤零零的山石,可怜巴巴的样子。他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水。
下楼的时候,他碰到了西装革覆满面矜持的厂长。
(9)他突然大声说:“你偷了我的石头!”厂长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经咚咚地走远了。
(10)刨刀不知撞到什么硬处,“咔啦”一声脆响,刀子断了。他听见师傅在吼:“朱庆,你的魂丢了?”
(11)是的,他的魂丢了。
(12)第二天,他向厂部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
(选自《短小说》,有改动)
【问题】
17.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角度,对第(4)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8.第(7)段中师傅黄子正与朱庆的对话,对上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19.联系全文,说说主人公朱庆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0.本文题目为“孤石”,请探究“孤石”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3分)
2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师傅黄子正及朱庆父母他们的生命状态有什么特点?请仔细体昧这个特点,把你心目中“理想的生命状态”描写出来。(要求和文中描写的理想生命状态不重复)(4分)
【参考答案】
17.(4分)采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山石在园地中的活生生的形态;运用联想(或衬托),把视觉转化为听觉,通过心理活动形象地表达对山石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8.(3分)与上文师傅黄子正面对朱庆行为时,“目光里闪出许多的迷茫”流露的不理解形成呼应,为下文写朱庆找厂长理论和辞职作铺垫;凸显两代人在生命状态和处理问题方式上的不同观点。
19.(3分)①热爱生活,勇于改变现状;②沉默寡言,内心情感丰富;③孤独寂寞,渴望得到理解与关爱;④果敢而执拗,坚守自己的精神领地。(答对三点即可)
20.(3分)①以物喻人,借“孤石”形象地表现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寄寓作者对朱庆等青年生存境遇的关注。②小中见大,借助主人公对孤石情感寄托这一小事提出青年成长过程中被社会普遍忽视的情感需求问题。③针砭积弊,通过不同人对孤石的态度揭示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的错位现象。④引发思考,围绕孤石叙写不同层面的人们不同的处事方式,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膜。(答对三点即可)
21.(4分)特点:眼中只有工作,人变成一种职业的符号。(1分)理想状态:要有适当的描写,思想健康,不可过于消沉更不能粗俗,且与文中第3段所描写的状态不重复。(3分)(从“生命的状态、描写的语言、内容的哲理”三个角度去评分,只要符合生命状态的话题,语言有一定的文采,内容有一定的哲理,就可给分;紧扣话题,采用了修辞手法,内容有味道,就可得满分;若仿写原文状态,只改动个别词语,得1分。)
原文:他犹如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向爸妈诉说生命的快乐,让爸妈从长期枯燥的工作中寻找到亲情的港湾,也让自己从单调乏味的生命中发现绚丽的花园。
示例一: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自由的空间舒畅的生长,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相互包容中获得快乐,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拥有相互理解真诚沟通的桥梁。
示例二:我们蹒跚学步时,离不开父母的扶持;我们努力求知时,离不开师长的督促;我们工作立业时,离不开朋友的帮助。生命的状态不仅仅关注自己活着,还在于彼此相互关爱。
示例三:走在生命的街头,看人潮涌动,看落英缤纷,看这一路走来铺陈的风景。但是,在生命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示例四:即使是最美丽的烟火,在绽放的那一刻,也需要黑夜衬托。生命中有冷漠有隔阂,只有我们用向善的心追求生命中的真,才能获得生命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