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用善良做底色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1日
作者:松韵  文章ID:26299  浏览:

【原文】
    用善良做底色
    松韵
    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
    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
    “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
    “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
    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
    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
    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
    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
    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
    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
    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
    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
    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
    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
    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让他干吧!”
    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的柴火。
    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温暖而香甜。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

【问题】
    16.文章开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3分)
    17.“我”和父母吃着纯素馅蒸饺时,为什么会觉得“温暖而香甜”?(3分)
    18.年轻人在作出为“我”家劈柴的决定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联系上下文,用文字写出来。(2分)
    年轻人在为“我”家劈柴时,母亲要阻止,而父亲却说“让他干吧”,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2分)
    19.读下面的材料,然后结合本文,说说你的感受。(3分)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任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让全场的人感动不已。

【参考答案】
    16.(3分)文章开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为后文年轻人的出场作铺垫(1分),同时天气的寒冷与人情的温暖形成对比,借以突显文章的主题(2分)。
    17.(3分)“我”吃纯素馅蒸饺所觉得的“温暖而香甜”,完全是因为被这种人与人间纯洁的真情所感染,才会有这种感觉。
    18.(2分)这一家人真是太好了,既给吃的,又给穿的,却没有拿丝棉,我得为他们做点什么,不然对不住人家对我的关爱了。对了,这院子里有柴没有劈,我就帮他们吧,也算是一点回报。
    (2分)年轻人不是讨饭的,如果不让他做,他心里会觉过意不去,让他做,虽然有些不妥,但让他心安。
    19.(3分)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有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就如同文中的一家人一样,如果没有他们的善良,单纯得让人看了觉得耀眼的善良,就不会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 下一篇:阅读就是阅世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