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小石潭记 【乙】右溪①记(节选)
作者:未知 文章ID:26646 浏览:
【原文】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右溪①记(节选)
元结
道州②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③。两岸悉皆怪石,敧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⑦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⑧,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⑨。
【注释】①右溪: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②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③合营溪:汇入营溪。④敧:倾斜。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⑦俾(bì):以便,准备。⑧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⑨彰示:宣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问题】
2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①潭西南【而】望 ②【而】置州以不可知其源。
B.①【以】其境过清 ②【以】中有足乐者
C.①乃记【之】而去。 ②静者【之】林亭
D.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27.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斗折蛇行( )
(2)以其境过清( )
(3)两岸悉皆怪石( )
(4)不可名状( )
28.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2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30.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为排解内心的忧郁而寄情山水的心境。
B.甲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潭”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乙文中“乃疏凿芜秽……以裨形胜”写了整治右溪的经过。
C.甲文第二段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乙文“清流触石,洄悬激注”写出了水流的湍急,两处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D.甲乙两文所介绍的“小石潭”和“右溪”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地处荒僻,少有人来;都是以石为底、为岸;景色都很美等。
31.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甲文借写小石潭的优美凄寒,表达了作者【 】的心境;乙文借描写右溪美好的景色却无人欣赏,表达作者【 】的悲伤。(2分)
【参考答案】
26.B(A项中的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B项中的两个“以”都用作连词,译作“因为”;C项中的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小石潭,第二个“之”是助词,译作“的”;D项中的第一个“其”是代词,代指溪流,第二个“其”是助词,用来加重语气。)
27.①像北斗七星一样
②凄清,冷清
③全、都
④说出
28.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29.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30.C(甲文通过游鱼来写水的清澈,运用了间接描写;乙文“清流触石,洄悬激注”写水的湍急,是直接描写。)
31.孤寂悲凉;满腹文采却不受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