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3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6707  浏览:

【原文】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节选自培根的《谈读书》)
    【乙】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书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芹,去拜访罗贯中,去聆听鲁迅大师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以书为伍,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清纯;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仿佛与圣贤相对而坐,聆听教诲,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
    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古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犹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一一呈现在面前,心境与文字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人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发人深省,益人心智,陶冶性情。
    ……
    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无字之书。漫漫人生!光阴似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脚踏实地
    地撰写人生之书的每一个章节。如今,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满眼的物欲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和濡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便可忙里偷闲。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忙人与书无缘,俗人与书无分,若非有意有情,很难与书结为“百年之好”。
    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阅读人生,参悟天地,投入社会。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修心养性,增知致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节选自《读书是快乐的》)

【问题】
    15.下面不能作为【甲】【乙】两个文段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B.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C.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E.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6.阅读思考,完成下面题目。(4分)
    【甲】文与【乙】文中分别说“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是说在读书中获得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请你举出自己在实践中或阅读名著时获得对人生体验或感悟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4分)
    答:
    17.阅读拓展:(4分)
    (1).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D.刘姥姥——进大观园
    (2).请以新大纲推荐的初中生阅读的外国名著为材料,依照所给的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2分)
    我来到法兰西,听到了罗曼·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历程;【    】,【    】;【    】,【    】。

【参考答案】
    15、C
    16、
    实践例子或名著例子(1分)证明这个观点的人生体验或感悟(3分)
    17、
    (1)A
    (2)我来到我来到了英国,听到了斯威夫特在叙述格列佛多次航海中的种种奇遇;我来到俄罗斯,听到了高尔基叙述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西江月
  • 下一篇:摸书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