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不要活在新闻里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9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6779  浏览:

【原文】
    不要活在新闻里
    ①在开始这个题目之前,不妨想想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许多多黑暗的场景:冲突、流血、暴动、自杀,甚至大屠杀……公平总是理所当然,而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然而事实上,这世界不只有血流成河,不只有征战杀戮。无论世事怎样变迁,阳光依旧在温暖我们的身骨,草木应季生长,人们生儿育女。
    ②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地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些官员腐败了,侵占了大量民脂民膏;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的惨案,而此前其他地方的相同罪恶早已经令人发指;某地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几连跳……
    ③天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么?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人得学会积极生活,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
    ④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
    ⑤就个人而言,如果你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的生活全部,并由此得出一个“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
    ⑥就政府而言,同样应该具有的媒介素养是,负面新闻并不构成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投以同情之理解,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去搞管理,去执政,难免脱离实际】,而且显得公私不分。又必须承认的是,媒体大张旗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外,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国家与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⑦伴随着自杀案与恶性杀人事件频繁出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体的相关报道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批评中国的一些媒体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杀人过程与杀人现场,唯恐读者不能身临其境。
    ⑧作为一种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体报道远处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体,而是纵火者;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幼儿园不安全,要加强保安,更要消除“深层次原因”,而不是嘴上说说;有人自杀了,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其走上绝路。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这已经不是个体的绝望,而是集体性的绝望。
    ⑨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
    ⑩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许多人都在讨论“维特效应”。据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说“风潮”,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让很多人活了下来,帮他们消解了内心的绝望与忧愁,其中包括歌德本人。
    (摘自《自由在高处》,有改动)

【问题】
    9.仔细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10.文章第①段从“人类历史”谈起有何作用?(2分)
    11.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的意思(2分)
    12.第⑨段说“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一个“社会”应怎样做才是“理性”的呢?(3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A.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先论述了新闻只是生活的取景,而不是全部,后论述了应该怎样做才是理性的,正确的。
    B.负面新闻的产生,一方面是出于商业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媒体肩负着让公众了解国家与社会运行是否正常的责任。
    C.文章在论证“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时,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一系列的事例让论证更生动有力了。
    D.结尾看似与文章的论述内容关系不大,实际上却借“维特效应”再次凸显了个人主观心态、认识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9.人得学会积极生活,要冷静、辩证地看待(社会、生活)所听到的、所看到的。(2分,如就回答“不要活在新闻里”得1分。)
    10.(共2分)谈历史现象,为了引出论题——不要活在新闻里(答引出论点也给分)(1分)。同时也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下文作者提出的观点。(1分)
    11.(共2分)如果用苛求的、要求完美地眼光(1分)去看他人、看政府、看社会、看生活,就会脱离现实。(1分,意思对即可)
    12.(共3分)媒体频繁报道恶性杀人事件,可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1分)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1分);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1分)。(如果只说“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没有“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内容,只得1分)
    13.C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人体的3秒钟定则
  • 下一篇:父亲的大学
  • 【推荐文章】

  • 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①,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②丛一段秋...

  • 野老歌

    【原文】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

  • 湖上

    【原文】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

  • (1)简述真假“黑旋风”的故事。

    【问题】 (1)简述真假黑旋风的故事。 【参考答案】 示例:李逵上梁山后,因想念母亲...

  • 朋友

    【原文】 朋友 巴金 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名词就是朋友。 七八天以...

  • 坦然看生活

    【原文】 坦然看生活 ①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吁叹。 ②...

  • 【最新文章】

  • 春卷
  • 古代许多诗人虽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人民。如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
  •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
  •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 内陆建核电站有必要吗?
  • 7.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3
  • 满城飘香米粉店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
  • 听出心灵的杂音
  • 8.春花秋月,绿柳鸣禽,沧海大漠,名山大川…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长堤-水乡陆途
  • 小说的气味
  • “神魔皆有人情,神魅亦通世故。”(鲁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