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①于车前,
作者:未知 文章ID:26847 浏览:
【原文】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①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②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有人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③,且尽,把核于手,掘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众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汤道士接浸土上。万目攒视,见有芽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④;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⑤散,皆己物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有删改)
〖注〗①丐:乞讨。②居士:这里是道士对卖梨者的敬称。③啖:吃。④扶苏:枝叶茂盛的样子。⑤俵:分散。
【问题】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乡人咄之亦不【去】(▲)
(2)有人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3)向众人索【汤】沃灌(▲)
(4)始【顾】车中(▲)
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纳之而覆以土”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D.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10.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汤道士接浸土上。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
▲
12.道士送给众人的梨是从哪里来的?道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
【参考答案】
8.(4分)(1)离去/离开/走开
(2)买/购买
(3)热水
(4)回头看/看(每处1分)
9.(2分)D
10.(2分)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汤/道士接/浸土上(每处1分)
11.(3分)你这一车有好几百个梨,我只讨要其中的一个,对你也没有大的损失,为什么要发怒呢?(三个得分点,一点1分)
12.(2分)是乡人车上的梨子(1分),目的是惩罚乡人的吝啬(意近即可,1分)。
译文:
有个乡下人到街上卖梨子,梨的味道很香甜,所以他要价很高。有一个道士,头戴破头巾,身穿旧道袍,在车前讨要梨子,乡下人呵斥他,他也不离开,乡下人更为恼火,大声责骂他。道士说:“你这一车有好几百个梨,我只讨要其中的一个,对你也没有大的损失,为什么要发怒呢?”旁边围观的人也劝乡下人挑一个差的梨给道士,打发他走算了,而乡下人却坚决不肯。
有人出钱买了一个梨送给道士。道士拜谢了他,然后对围观者说:“出家人不懂得吝惜。我有很好吃的梨,请允许我拿出来供大家品尝。”有人说:“你既然有好梨,刚才为何不吃自己的?”道士说:“我单需要这个梨核作树种。”于是他捧起梨子大口地吃光,将梨核放在手上,在地上挖了个数寸深的坑,先把梨核放进去,然后又用土盖上,并向观众要热水浇灌。一个好事者到路旁店里找来一壶开水,道士接过来,直接浇在土上。在众人的注视下,就见有嫩芽出土了,渐渐长大;一会儿工夫便长成了树,树叶茂盛;瞬间就开了花,瞬间就结了梨,梨子个儿大芳香,缀满整棵树。道士就上树摘下梨送给围观者,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摘完了。
之前,当道士开始变戏法时,乡下人也夹杂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看,最终忘记卖梨的事。当道士走远后,他才回头看车子,发现满车子的梨都没有了,乡下人这时才醒悟过来,刚才道士分给大家的梨原来都是自己的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