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香伯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6922  浏览:

【原文】
    香伯
    ⑴【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瘦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慕名而来;老屋虽老可一点也不寂寞哪!
    ⑵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⑶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他们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的那一层,还调皮的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饼馅的麦芽糖,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黏牙。
    ⑷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
    ⑸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怡保育才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皮肤好像古铜一样闪闪发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用电单车载到菜市去卖。生意很好,才一盏茶工夫,便卖得清清光光了。
    ⑹一般人想吃香饼,总是顺口说道:“去中央市场找香伯买!”
    ⑺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人,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因”地唤他作“香伯”。
    ⑻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落叶生根。香伯,就像是现实生活里的许许多多小人物一般,慢慢地从我生活的画面淡出,淡出了。
    ⑼长大以后,姻缘那一条美丽的线却把我和故乡人紧紧地系在一起。婆家在怡保,自此以后回返怡保省亲,便成了常年事务。有一回,一名姻亲送了一包香饼到婆家来给我,说:“你尝尝,特地定的。那老头,生意真好,脾气可大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
    ⑽我拿起了一个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咬一大口,那薄若寒蝉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块;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黏牙……
    ⑾我那份意愿,死亡了的记忆,立刻“霍”的一声复活了。
    ⑿“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立刻便央她带我去看。
    ⒀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的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铁皮饼干桶内,每桶10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预定,香伯屋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订购者的姓名和订购的数量,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冒冒然地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呢,他有个凡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领回来的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
    ⒁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干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
    ⒂有人见他孑然一身,劝他寻个伴。他倒是听了,一寻便是两个,不过呢,寻来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两个年幼失学的小少年做徒弟,三个人“生死与共”地窝在老屋里做饼。可叹的是:小徒弟学得了三分功夫便以为自己是无可匹敌的“香饼大王”了。居然另起炉灶,自设分号。那些识货的人,不肯随意“屈就”,依然回返老屋找香伯。【然而,许多没有尝过香伯“原装货”的,却傻傻的把“鱼目”当“珍珠”。】两个小徒弟违背道义的做法大大地伤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誓言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的岁月里,一个人留在老屋里,苦苦拼搏。
    ⒃姻亲带我到老屋去,远远的,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
    ⒄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里,他的神情,是这样的专注、是这样的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
    ⒅【夕阳通过了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的照了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敬业乐业,寻求完美的精神,却是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外国散文精品文库《人世的形态》)

【问题】
    18.请你结合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
    拍案叫绝:【    】
    19.通读全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3分)
    【    】
    20.阅读文章第1段,说说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这段描写有何作用?(2分)
    【    】
    21.第10段对香饼的描写与上文哪一段呼应,你觉得这样上下呼应的写法有哪些好处?(2分)
    【    】
    22.阅读文章的第15段,划线句子中“鱼目”“珍珠”有什么含义,这个句子中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    】
    23.文章第18段划线的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言环境简要赏析。(3分)
    【    】
    24.请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写一、两句话,表达你对香伯的敬仰与赞美之情。(3)
    【    】

【参考答案】
    18.(拍桌子叫好)在这里是形容香伯做的香饼非常好,十分令人赞赏。(2分)
    19.本文通过写香伯高超的做香饼技艺,赞颂了香伯敬业乐业、寻求完美的精神。(3分)
    20.环境描写,作用:展示人物居住的简陋环境,反衬香伯不求物质享受、专心于香饼事业的品质;或更加衬托香伯虽已年迈,但生意红火、人品高洁。(各1分,共2分)
    21.与第三段呼应,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这种前呼后应的写法更加突出了香伯所做香饼的质量真是特色鲜明、无与伦比(大意正确即可,2分)
    22.“珍珠”形象生动的写出香伯亲自做的香饼,菲常完美,无与伦比。“鱼目”说那两个徒弟做的香饼是冒牌货,质量差远了。(1.5分)这个句子中蕴含作者对香伯的敬佩,对违背道义者的不满。(1.5分)(共3分)
    23.这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香伯虽已至老年却追求完美,焕发生命之光彩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香伯的敬仰与赞美之情。(3分)
    24.例句:香伯,您就像一坛陈年的酒,时间越久,香味越醇厚。
    (体现香伯特点,运用一种修辞,表达出赞美之情即可得满分,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植物塑料的兴起
  • 下一篇: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