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曾子杀彘”说诚信
作者:未知 文章ID:28191 浏览:
【原文】
由“曾子杀彘”说诚信
曾子是孔子的高足,寓言故事里记载了他家里发生过的一件事:一天,曾子之妻准备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曾妻对孩子说别闹,并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看来,她是不打算实践诺言的。因为等她回家,看见曾子真的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特与婴儿戏耳。”曾子说:“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说完,“遂烹彘也”。
曾子被确定为孔子学说的传人,据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非常讲诚信。古往今来,“诚信”被视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君子之言,信而有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无不说明诚信于人之重要。
由此,联想到对未成年人进行诚信教育的问题。
如今许多家长过分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的禀性是天生的,不管不问,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说,孩子“精”一点、“滑”一点,将来不至于吃亏,以至于刻意去教孩子玩世故、耍滑头。
上述认识误区对正处于生长求知阶段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学生在学校讲诚实,守信用,而回到家里无人管,把所接受的诚信教育抛于脑后;有的学生在家长一番番的“诱导”、“鼓励”之下,一步步变得圆滑;更多的时候,是一些家长亲自“演示”,对孩子随口许诺,信口开河,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逐渐学会了失信,同时失去的,还有天真可爱的童心。
一些家长出言轻率,甚至出尔反尔,往往在不自觉中扮演了“曾妻”的角色。孩子在年幼时,求知欲高,模仿力强,这时候接受的知识和教育,往往将影响一生。作为家长,万万不可让孩子一开始就接受“滑”、“诈”、“奸”、“伪”的教育,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雁,来去定时谓之“信禽”;鸥,随海潮定时往还称作“信鸟”。商鞅“立木为信”,以明不欺;刘邦“约法三章”,取信于民。做人,当以诚信为先。诚实守信,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以诚相待,相互信赖;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于职守;表现在经营活动中,就是童叟无欺,言不二价。正如周恩来生前所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的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思想品格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仅为人父母者,每一个成年公民,都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诚实守信,为未成年人树立榜样。
(摘自2004-07-15 光明网)
【问题】
14、作者在本文开头为什么要引用“曾子杀彘”这一故事?(2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那两种论证方法?(2分)
16、根据下面寓言,并联系本文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需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这是一则寓言,寓言中的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30字左右)(3分)
17、依据下面一句话,并联系本文回答问题。(5分)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试谈谈父亲或母亲对你的教育,哪一方面对你影响最大?(30字左右)(2分)
(2)、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父亲或母亲。请你设想一下,作为父亲或母亲的你,你要怎样教育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5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
14、本文用“曾子杀彘”这一故事目的是引入议论话题“对未成年人进行诚信教育的问题。”
15、家长、学校应以己为榜样,对未成年人进行诚信教育。略。
16、做人,当以诚信为先。诚信应被视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言之有理即可)
17、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示例:(略)
(2)示例:①对孩子要有真挚的爱
②身教胜于言教
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坚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