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爱美也是一种道德

发布时间:2016年2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8197  浏览:

【原文】
    爱美也是一种道德
    ①能够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认知,能够欣赏,能够感激,能够鉴别,而后能够付出情感去爱,那种人大半是善良与祥和的。沈三白和芸娘那么穷,还能脱口道出“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那种美句,似乎也是一种道德情怀的反映。我们今天的社会,在富足之后仍有这么多脏乱、暴戾和犯罪,显然是众多人的心态有了问题。要改进这个问题,法家和道德家照例有一套办法和口号,我觉得光靠“办法”可能不行。是否也应该注意到人的情感活动?把“对美能够去爱”列入一种社会导向,而加以鼓励和指引?如果人都能够有一颗“小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心,杀人越货、抢劫银行、外销婴儿的事情一定会大为减少。近人每每爱谈“心理建设”,我想在道德建设没有奠好基础之前,心理建设似乎很不容易根植于人心。
    ②什么是道德?可以解释为它是一种在法律边缘前端的社会行为共同规范。它在旧的社会中有旧的标准和养成的方式;今天则显然有一些过去没有的新规范。养成的方式更是一门大学问。在大多数国家之中不难发现,爱美也是一种道德,人家很用心地从多方地去建立这种道德。
    ③“美”的藏匿地点有两处:一是在大自然中,二是在艺术媒体中。第一种不仅越来越来少而且越来越昂贵,因为科技就是要征服和破坏自然的。有见解的社会比较懂得利用第二种——艺术媒体来重塑人们的感情生活。无论音乐、绘画、文学、诗、古迹、建筑……都是为了呈现一种东西——美。让美感沁入人心,把爱美变成生活和行为的一部分,而后建立一个由个人到集体的行为秩序。到那时候,公园的花枝也无人再攀折,人人懂得如何去注意仪态;居室庭院,整洁有序。绿化带的草坪上,很少有人再丢垃圾,因为人们会怕破坏那景物之美。
    ④美感品味有高低之分。美感和快感很容易混淆。美酒、美食、美女、美味固然也是一种美的的享受,但那是享乐主义的美。上乘的美是娱情的;等而下之才是娱性的。粗浅的分别办法可以试着从一简单方式为之:即凡是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的美,是一种高境界的美;凡是只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和快感的,则属于另一种层次较低的美。
    ⑤政治、科学和商业形象的过分发达和权威,都会制造层次较低的美感。因此,尽管GNP数字年年升高,但生活的品质却越来越低。解决之道在设法培养高尚的美的需要,才是根本之图。中国古时所谓之“怡情养性”,就是指这类的工作。
    ⑥人能借艺术把情绪方面的能力形式化,这和能借科学而将心智方面的能力形式化的道理是一样的。艺术的功能便是表达美,使人产生美感反应。但现代艺术(如现代绘画、现代音乐)比较偏重理性,太重视知识,太放任,太自我,所以较少美感。年轻人欣赏它,大都来自理性的认同,其能“怡情”的功能不大。我想,若想活的得愉悦清平,接触一些古典文艺,欣赏一些自然美景,恐怕是不缺少的。

【问题】
    24、文章的前三段着重论述的是【    】,后三段侧重论述【    】(2分)
    25、第一段举沈三白和芸娘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哪一句话?请从你所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例来证明这句话。(2分)
    26、作者把美感品味分为哪两种?其区分方法是什么?(2分)
    27、“小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这种心和道德有何关系?(2分)
    28、“美”的藏匿地点有两处:一是在大自然中,二是在艺术媒体中,你也肯定从这两处感受到过美,请你选一个方面对“美”进行描绘,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4分)

【参考答案】
    24、审美道德的建设,培养高层次的审美情趣。
    25、能够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认知,能够欣赏,能够感激,能够鉴别,而后能够付出情感去爱,那种人大半是善良与祥和的。(1分)
    26、高境界的美和低层次的美,看是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还是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和快感。
    27、仁爱之心,人人都有爱心对加强道德建设、形成和谐的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28、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②.以至
  • 下一篇:①、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比喻手法写出世路艰辛表达内心
  • 【推荐文章】

  • 纸上故乡

    【原文】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 秋夜纪怀

    【原文】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 小雨

    【原文】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

  • 一字之师

    【原文】 一字之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 前村深雪里,昨...

  • 早过大通驿①

    【原文】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

  • 精神的三间小屋

    【原文】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⑴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

  • 【最新文章】

  • 12.《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
  • 戴逵
  • “零高度”飞行
  • 如果
  • 说不尽的萤火虫
  • 纸上故乡
  • 秋夜纪怀
  •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 司马悦察狱
  • 把数据存在“云”里
  • (2)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
  • 偷书贼
  • 小雨
  • 一字之师
  •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