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经典和我们

发布时间:2016年2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周国平  文章ID:28205  浏览:

【原文】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做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做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问题】
    13、读完全文,请你说说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4、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非常明晰,请你将文章的写作思路写在下面。
    15、文章第二段,作者告诉了我们,他评价一个作品是否是经典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
    16、文章结尾处的划线句非常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的呢?请写下你的理解。
    17、现在,各种大众书刊特别畅销,读经典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如果要你向那些热衷于读大众书刊的人提意多读经典,你怎样说呢?请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13、我们要多读经典,并且要用一种轻松的心态去读经典。
    14、先指出人们阅读的三种目的,接着向我们介绍了二种阅读经典的方法,并且提议读者要用一种轻松的心态阅读经典。
    15、只有经得住时间的淘汰和考验的作品才能称之为经典。
    16、当我们能够在轻松的心态下阅读经典并且能够欣赏到经典的美妙之时,我们就告别了娱乐性质的大众性阅读。
    17、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永不放弃
  • 下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推荐文章】

  • 黄山绝壁松

    【原文】 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①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

  • 横吹曲辞·出塞

    【原文】 横吹曲辞 出塞 刘驾 朔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 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 ...

  • 书籍面临着危机

    【原文】 书籍面临着危机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

  •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原文】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

  • 书湖阴先生壁

    【原文】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

  • 【最新文章】

  • 黄山绝壁松
  • 5.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两
  • 动物的忧伤
  • 担水劈柴
  • 17仿写。(2分)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
  • 渔家傲·秋思
  • 10.《陋室铭》中写来往宾客儒雅的语句:【
  • 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前夕,退休的吴老师接到了
  •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 6、根据摘选的《简爱》内容,按要求作答。(5
  • 13.下面是《论语》中的五则语录,其中都谈到
  • 【材料一】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宋朝叫
  • 传承
  • 三年①,春,正月,丁丑朔,帝②亲祀南郊。礼
  • ①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世界级人工智能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