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发布时间:2016年2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周国平  文章ID:28209  浏览:

【原文】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周国平
    ①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②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为读者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③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当然,每天都读书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事,这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遗憾的是,当今教育正在无情地扼杀人性中这种最宝贵的特质。在这种情形下,我只能向有见识的教师和家长反复呼吁,请你们尽最大力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能保护多少是多少,能抢救一个是一个。我还要提醒那些聪明的孩子,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后,你们要善于学会自救。
    ④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衰读书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关键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状况,我要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了解了事物的表面,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⑤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绝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读好书就是提升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
    ⑥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我对你们的祝愿是:在你们的人生蓝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文章有删改)

【问题】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1.填空。(2分)
    名言①: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
    名言②:学问改变气质。——高尔基
    上面的名言①可作为文章第(    )段的论据,名言②可作为文章第(    )的论据。
    12.结合③④⑤段的中心句,说说这三个段落不能互换的原因。(3分)
    13.理解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我还要提醒那些聪明的孩子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后,你们要善于学会自救。(“自救”具体指什么内容?)
    (2)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了解了事物的表面,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仅仅”“唯有”分别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14.下面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读书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关键在于尝哪一瓢。
    15.文章第⑤段说: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请你任选下列一部名著,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西游记》

【参考答案】
    10.青少年要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2分)
    11.③⑤
    12.文章以“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有较高的读书品位”安排顺序论述真正的读者应具备的特征。读书应先养成癖好(习惯);然后在读书中依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选择好书,形成趣味;最后,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气质、品位(灵魂的品质)。(评分说明:结合中心句1分。分析三者的关系2分,若只答“层层递进”一词,得1分,大意对即可。共3分)
    13.(1)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养成读书的癖好。(评分说明:围绕“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作答即可,2分)
    (2)“仅仅”表明了作者只对读时尚书的否定态度;“唯有”强调了应选择有益的书籍(选择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书籍)来读。(评分说明:每个1分,大意对即可。共2分)
    14.这句话采用比喻论证,形象地证明了读书要有所选择,要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的观点。(评分说明:答出“比喻论证”1分,围绕“读书要有所选择,要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的观点作答2分,共3分)
    15.评分说明:围绕“收获”或“心智”谈感受2分,能结合名著具体内容2分,共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 下一篇:少年与海
  • 【推荐文章】

  • 望月有感

    【原文】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

  • 与植物相处

    【原文】 与植物相处 李汉荣 ①不管如何,与人相处多了也会有烦的时候。即使孔夫子在...

  • “舌尖”上的争议

    【原文】 舌尖 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

  • 诉衷情

    【原文】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

  • 夜书所见

    【原文】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①...

  • 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原文】 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①清晨,成群结队的汽车在路上缓慢地前行,远远望...

  • 【最新文章】

  • 单车岁月
  •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
  • 7.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支月英老师,
  • ⑾《行路难》中是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
  • 7、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
  • 8、读书,是一场春雨唤醒一朵花;读书,是一
  • (10)黎明社区的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
  • 公交车在夜色中穿行
  • 做人当有底气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5月18日,中宣部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
  • (7)山居茅屋,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还能不能愉快的吃烤肠?
  •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