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
作者:未知 文章ID:28393 浏览:
【原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丙午之春,先以度岁①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度岁:这里指过年。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问题】
7.用原文回答:甲文的中心句是“【 】”;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语句是“【 】”;乙文中作者“【 】”的行为突出显示了他对水仙的喜爱之情。(3分)
8.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濯: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3)欲购无资 欲:
(4)请已之 已:
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
1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动植物往往会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说说下面诗词句子中,“花落”和“落红”各自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 】
(2)【 】
【参考答案】
7.莲,花之君子者也
香远益清
(听予)质簪珥购之(或自他乡冒雪而归)
(每空1分,共3分)
8.(1)洗涤
(2)亲近而不庄重
(3)想,要
(4)停止
(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9.(1)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2)不看水仙,这与不返回金陵,仍在其他地方过年有什么区别呢?
(大意对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10.(1)“花落”表现了作者伤春的情怀,也蕴含着时光流逝的伤感。
(2)“落红”表现了作者虽然辞官归乡,但仍然挂念国家,希望发挥余热的情怀。
(大意对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