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传统文化须敬畏

发布时间:2016年3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8544  浏览:

【原文】
    传统文化须敬畏
    ①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格外关注。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韩国有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两件事虽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1817年,那个曾野心勃勃欲征服整个世界的拿破仑曾说过: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经说出,便产生了极强的轰动效应。拿破仑基于什么做此断语无从得知,或许是因为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的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的国家具有不怒而威的力量。
    ③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善开拓,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责任。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
    ④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开头所讲的两件事情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
    ⑤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当年梁启超曾说:“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
    ⑥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

【问题】
    14、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16、第③段中说“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列举了“文化大革”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请再列举一个事例来论证此观点。(3分)
    17、第④段中画线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并请根据你的认识,说出两条传统文化的优点。(3分)

【参考答案】
    14、传统文化须敬畏。
    15、用了排比和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传统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16、秦朝的秦始皇,为了巩固其统治“焚书坑儒”。
    17、指“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如以人为本的思想,舍生取义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主义的情怀。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幸福铃声
  • 下一篇:鸟鸣涧
  • 【推荐文章】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思吴江歌

    【原文】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高适《金城北楼①》

    【原文】 高适《金城北楼①》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

  • 江南柳

    【原文】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

  • 垂钓

    【原文】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

  • 【最新文章】

  • 丽格海棠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
  •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 14.暑假期间,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
  •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 【患者自述】我患高血压已经30多年,或许是“
  • 2018年春节,一档名为《经典咏流传》的电视节
  • 《论语》十二章
  • 使至塞上
  • 12.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
  •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
  • 思吴江歌
  •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 “玉兔”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