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论战
作者:未知 文章ID:28709 浏览:
【原文】
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问题】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鼓不成列。(进攻)
B.三军以利用。(凭借)
C.爱其二毛,则如服焉。(爱护)
D.寡人虽亡国之余。(虽然)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②君未知战。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26.文章中的宋襄公以为哪些人不属于攻击的范围?(2分)
27.“泓水之战”宋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对宋襄公持怎样的态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分)
28.课外延伸:(3分)
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 】,又何至于【 】。(1)?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 】,又哪能【 】。(2)?综上所论,不难看出(3)。
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
蔡桓公-扁鹊
宋襄公-子鱼
鲁庄公-曹刿
齐威王-邹忌
唐太宗-魏征
【参考答案】
24、D
25、①鼓声宏大以鼓士气,鸣鼓进攻未成列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②君王不懂得作战啊。强敌的军队,在险隘的地方不能成列,这是上天在赞助我们。
26、受伤的敌人
年纪老的人
没排成阵列的敌人
27、没有抓住有利战机,没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坐失良机。
批评
详写子鱼的反驳
宋公:不重伤,不禽二毛。驳:且今……服
不以阴隘,不鼓不成列。驳:敌之人……三军以……
28、(假如)蔡桓公能听取扁鹊的劝诫,又何至于落个病入膏肓的下场。(1)?(如果)齐桓公不听邹忌之谏,又哪能战胜他国于朝廷。(2)?(综上所论,不难看出)只有善听,才能事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