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8733  浏览:

【原文】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阎镇珩,字季蓉,石门人。喜读书而生长穷谷,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丈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既而闻邻翁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而翁所居少薪,镇珩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珩朝食毕,则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成诵矣。
    (节选自葛虚存的《清代名人轶事》)

【问题】
    1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2)援疑质理(    )
    (3)假得《文选》(    )(4)请日馈肩薪(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正珩朝食毕,则荷薪携笔扎往读之。
    20.宋濂、阎镇珩两人的求学经历有哪些异同?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4分)
    21.请从语文积累中写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1分)

【参考答案】
    18.(2分)(1)跑
    (2)提出
    (3)借
    (4)每日(每小题0.5分)
    19.(4分)(1)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分)
    (2)正珩早上吃过饭,就背起薪柴拿着纸笔去(邻策家)读书了。(2分)
    20.(4分)相同之处:都是靠借书学习;不同之处:宋濂靠按时归还的诚信,正珩靠馈薪借阅的诚心。(2分)
    第二问参考示例:①学习要勤奋刻苦
    ②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③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④学习要有主动性(答出两点即可)(2分)
    21.(1分)示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杏如人生(节选)——201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下一篇:观沧海
  • 【推荐文章】

  • 纸上故乡

    【原文】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 秋夜纪怀

    【原文】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 小雨

    【原文】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

  • 一字之师

    【原文】 一字之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 前村深雪里,昨...

  • 早过大通驿①

    【原文】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

  • 精神的三间小屋

    【原文】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⑴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

  • 【最新文章】

  • 12.《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
  • 戴逵
  • “零高度”飞行
  • 如果
  • 说不尽的萤火虫
  • 纸上故乡
  • 秋夜纪怀
  •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 司马悦察狱
  • 把数据存在“云”里
  • (2)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
  • 偷书贼
  • 小雨
  • 一字之师
  •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