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
作者:未知 文章ID:28758 浏览:
【原文】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
(二)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问题】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3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9.文段(一)中,鲁庄公是个“鄙”的肉食者吗?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2分)
20.两个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3分)
【参考答案】
17.(1)参与
(2)案件(每小题1分,共2分)
18.答案略,“忠”“可以”“从”错一处扣1分,共3分
19.示例:(一)鲁庄公目光短浅,因为他作为一国之君,将要迎战强敌时,尚不知“何以战……
(二)鲁庄公并不“鄙”,因为他能够尽职尽责,并且礼贤下士,广开言路。(2分)
20.表现了“以民为本”(或“民为贵”“民为邦本”)的思想。文段(一)中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文段(二)中管仲认为百姓帮助君主国家就会安定。(意思对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