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台风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张田勘  文章ID:28798  浏览:

【原文】
    台风
    张田勘
    ①台风、飓风形成于热带海面上,与气候转暖关系重大。在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成西南季风进入北半球。西南季风与北半球原有的东北信风相遇,挤迫空气上升,增加对流,造成波动和漩涡。后者再与原先就有的对流作用结合和放大,使已经成为低气压的空气漩涡继续加深。这样,低气压漩涡四周的空气加快向漩涡中心流入,流入越快,风速就越大。当这些风抵达地面的速度达到或超过17.2米/秒时,就称为台风、飓风。
    ②台风、飓风都发生在夏季和初秋,过了秋季,太阳直射部分往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不能侵入北半球,形成台风的机会较少。
    ③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漩半径一般为50km-100km。高度可达15km-20km,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
    ④台风的【    】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二是暴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降雨150mm-300mm,甚至能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三是风暴潮。台风一般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它们都可能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灾难。
    ⑤我国台风的【    】:一是西进型:台风从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二是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2004年的云娜、艾利和2005年的麦茨,都属此类型。三是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

【问题】
    13.根据第①②段文字的内容,说说形成台风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14.试简洁概括第③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
    15.从第④段中找出两个词,以表明文中用词很有分寸感。
    16.理解第④段的内容,在段中的横线上填进一个词。
    17.根据文段的内容,在第⑤段中的横线上填入一个短语。
    18.研读全文,概括说明“低气压”与“台风”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3.形成台风的首要条件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进入北半球。(或与此相近的表述)
    14.成熟的台风的主要特征(或特点、性质)
    15.主要    一般(或“可能”)
    16.危害
    17.路径大致可分为三类(或“类型主要有三种”或与此相近的表达)
    18.低气压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展成为台风,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为低气压。(或与此相近的表述)
    以上共12分,每题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愚公移山》选段
  • 下一篇: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每词用一次。点染、传达、描绘、模拟
  • 【推荐文章】

  • 雨过至城中苏家

    【原文】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

  • 夏日田园杂兴

    【原文】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

  •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原文】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唐】李德裕①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静中闻。 鸟...

  • 清欢

    【原文】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最新文章】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
  • 让人,乃众妙之门
  •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
  • 雨过至城中苏家
  •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①
  • 7.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
  •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
  • 十一岁的硬汉
  • 后院里的秘密
  • 冬夜说书人
  • 春天忆故人
  •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