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摄影师,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5日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8824  浏览:

【原文】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摄影师,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的变化,都会在语词中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社会流行语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快照,我们可以从流行语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中看出社会文化心理的时代特征。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其实,中国人更注重“行”,自古及今“马、轿、车”都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在当代,汽车拥有量的多少或许还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不过,汽车也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开车的人最怕的莫过于两个字——撞车,于是汽车屁股上开始流行起“警示语”来。从一本正经的“小心撞车”到嬉皮笑脸的“千万别吻我”,真是五花八门。去年最为前卫的流行语恐怕是“我怕羞”。
    “我怕羞”的含义当然是“我怕修”,不过也并不这么简单。最直接的车尾语要数“小心撞车”了,它是开车人对后面车辆的提醒和警告,话说得明明白白,没有任何修辞色彩,这在语用学上叫做直接言语行为。如同政府机关门前的“禁止停车”,候车室内的“请勿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一样,这种话说起来总给人以居高临下之感。
    可是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人人都惧怕车祸的惨状,谁喜欢让“撞车”两个字成天在自己的眼前晃来晃去呢?这种趋吉避凶的心理,使得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总会有所禁忌有所避讳,于是便出现了委婉的车尾语,像“不要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之类,这在语用学上叫做间接言语行为。
    然而“婉约”的警示语绝对震慑不了“豪放”的飙车族,于是有人变换心理视点,以汽车为说话人,模拟人的语气,用修辞手段“演义”车尾语。比如小汽车的车尾写道“千万别吻我,那很可怕”“撞上来吧,我正需要一笔钱”;大型运输车的车尾写道“鸡蛋撞石头的结果是什么呢”;小型豪华轿车的车尾写道“饶了我吧,你赔不起”。有的车尾语火药味十足,像什么“请和TNT炸药车保持一定距离”“如果您急着进棺材,请超行”等等。
    “我怕羞”正是在这类车尾流行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撞”到“羞”,中间经历了“吻”的阶段。“小心撞车”的心理视点是人,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千万别吻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变换了视点,由人与人的对话变为“车与车”的对话。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这种视点的变换基于人们趋吉避凶、趋新求异的心理,这正是车尾流行语也是其他流行语产生的内在动力。
    “吻”,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是一个极其隐私的字眼,公开招贴是极不雅观的。“千万别吻我”这类车尾语,是故意用忌讳的字眼来威慑对方,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心理中传统保守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开放后,社会心理由保守变得开放起来的结果。“千万别吻我”以车拟人,以“吻”喻“撞”,就把这种忌讳撞车的心理和现代开放的心理都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我怕羞”则比“千万别吻我”含蓄多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一种向传统回归的心态,应该说,文明程度并不是与暴露隐私的程度成正比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从根本上说还是含蓄的。从表达方式上看,“我怕羞”仍然是以车拟人,婉言撞车,同时“羞”“修”谐音双关,更加含蓄,联系“千万别吻我”来看,“我怕羞”还是一种藏词,它的潜台词仍然是“别吻我”。这样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竟然一语四格:拟人、婉言、双关、藏词,实在值得玩味。小小的车尾语让我们看到了修辞技巧与文化心理的密切关系。

【问题】
    27.揣摩下列表格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填写空格。(2分)

直接言语行为
 
人与人
居高临下
间接言语行为
不要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
人与人
 
千万别吻我
 
忌讳/开放
 
车与车
回归传统
    28.跟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什么叫“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4分)
    29.仿照示例,从下列车尾流行语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赏析。(4分)
    示例:“千万别吻我”——以车拟人,以“吻”喻“撞”,生动地表现出了忌讳撞车的心理和现代开放的心理。
    “我怕羞”——以车拟人,婉言撞车,同时“羞”“修”谐音双关,更加含蓄,反映了一种向传统回归的心态。
    (1)老虎屁股——碰不得!(2)谢绝亲密接触,否则轻舞飞扬!(3)别瞧我温柔,一撞够你受!
    30.运用文中的观点,分析下列语言现象。(4分)
    (1)一段时间里,在常州市百货大楼的醒目位置挂着这样一幅标语:“省钱才是硬道理!”
    观点:
    分析:
    (2)“超女”之流行语——玉米:“宇迷”即李宇春的歌迷,其构成以女性为主。
    观点【    】
    分析【    】

【参考答案】
    27、

 
小心撞车
 
 
 
 
 
趋吉避凶
 
车与车
 
我怕羞
 
 
    28、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直接把说话者的目的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告诉对方的言语行为,叫直接言语行为。用修辞等方法委婉的把说话者的意图告诉对方的言语行为,叫间接言语行为。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9、不设统一答案。(3分。能指出所选流行语的特点,指出表现的心理各得1分。语言表达得1分。)
    30、不设统一答案。例:(1)观点:社会流行语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快照。分析:这幅标语体现出商家能抓住当代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特征,来吸引顾客,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快照。(2)观点: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摄影师。分析:“玉米”一词,表现了当今社会部分青年的追星现象,是社会生活的摄影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4.下面是某人对头发和牙齿生发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请仿照示例
  • 下一篇:3.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共3分)随着世界各国交往幅度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